時間: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我一學生近日聊到:楊老師,您之前曾提到過互聯網四種人的劃分,能否進一步再講講。其實,劃分容易,從中找到意義和對自己的價值更重要。
互聯網是現代人生活的基礎設施,但放大互聯網作用和無視互聯網影響都是不明智。我們應有足夠的視野前瞰出互聯網對生活和商業的影響程度。
互聯網一本質是媒介的延伸,它使人越來越不需要見面而做成很多的事情。不需要見面的網絡上,基本分為四種人,分別是:隨大流、行為藝術家、牛人、高人。
隨大流
據報道,截至2014年6月末我國互聯網用戶已達6.32億。在我國13億人中,不上網者依舊過半。不上網有多種原因,第一是多數年老者或特別年幼者,第二是條件不具備或職業因素,第三是先富階層壓根不上網。
而上網的6億多人中,約九五成屬于隨大流。他們會網上購物,也會玩各種社交網絡,各種網絡潮流熱點他們會跟風,也會輕率發表自己的淺見。同時他們是網絡資訊和產品的消費主體,也是各種“被營銷”對象。
他們形態各異,源頭在各自現實社會屬性的差異。
“行為藝術家”
“行為藝術家”在網絡上約2%,即百人中有其二。這類人多因各種“出位”而吸引來大量粉絲,這些粉絲只是關注者,他們關注的目的是審丑。
“行為藝術家”表面上看呼風喚雨,稍微分析就發現其能量分散,沒有聚焦的發力方向。如秋后的枯樹葉,點燃后旺的快,但更快化為塵灰。
牛人
網絡上的另外2%是牛人。一般是互聯網先期紅利的受益者,或企業。他們勤奮,其個人或企業品牌也為行業熟知。
牛人的共性是:做出過真“牛”的事,有地位,受推崇,氣場強,有的愿意到處講課。
牛人確實牛,但每一種看到的“牛”,都是一個側面,本質是牛人追隨者(俗稱粉絲)自己心理上的“光環效應”。牛人有多方面特別牛的,但再牛都會有死穴。牛人又分兩種,一種順勢而為,一種過度透支。順勢而為的牛人,懂得“不作死就不會死”。
牛人跟“行為藝術家”只一線之隔——看是否吹牛。吹牛的牛人,很快淪為“行為藝術家”。
高人
高人在網絡上僅有1%,百人中不足一人。
極度低調,諳熟玩法,通曉規則。即使被人知,也很少被知道真名,多為花名或網名。網絡上有各種圈,每種圈里都有高人,但數量不多,以個位數計。高人都喜靜、喜藏,偶爾在微信微博發出的只言片語都值得揣摩玩味。
對于商業人來說,基本的訴求是通過網絡做對自己的商業有益的事;對于普通人來說,至少要網絡能便于自己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不是自己被網絡消費。
要做到這個,唯有自己的思考力,這種思考力任何別人替代不了。思考力足夠,就要格局足夠,格局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是學識。格局夠,學識夠,還需要找到學習和參照的標桿。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能做為“標桿”的是高人。關注高人,不要關注牛人。
看時代之變革,浩浩湯湯。萬物芻狗,總有魚躍可成龍。今小文一篇,與諸友共勉。
網絡文學期刊論文發表范文:語數外學習雜志投稿淺談多彩教學魅力英語。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