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篇(1)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國家中的經濟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高中校園的教學工作,其直接決定學生未來的發展狀況,因此還需要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就是以高中化學課程為例進行分析,提出開展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希望能夠有效改善高中學生化學知識學習情況,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良好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趣味化學實驗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主要就是因為其既有文科的文學性,同時也包含著理科的邏輯性,因此學生學習過程比較復雜,難度較高。而實驗是高中化學知識學習的重要輔助方式,良好的實驗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能夠有效改善化學課堂教學的弊端。所以本文重點分析趣味性化學課堂在高中化學教學工作中的開展方式,希望能夠為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實驗的必要性
高中階段化學課程的學習與實驗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甚至可以說化學實驗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保證。而開展趣味化的實驗教學方法,能夠在根本上改善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注意力,也能夠通過實驗的流程,加強學生實際的動手和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在根本上幫助化學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課堂教育工作的質量。在實際的趣味化學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通過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其中,大家協同合作,完成學習的任務,這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所以趣味化學實驗教學工作在高中階段的開展有著一定的必要性。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實驗存在的不足
目前,根據我國高中校園化學課程的教育工作開展情況能夠看出,很多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的開展中,采取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方法,還有一部分教師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因此在實驗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都是憑借著自身的經驗進行教學,這樣的方法導致實驗課程被忽視,學生的學習氛圍枯燥、壓抑,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而有些教師即便是能夠在課堂上開展實驗教學的工作,但是整個過程完全沒有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而是自己在講臺上操作,讓學生進行觀摩,這樣的實驗教學效果對于學生來說,知識的學習效果不高,體驗感降低,無法感受到化學知識的實際內容,這也造成課堂存在局限性,學生學習興趣降低。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實驗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堂教學工作的開端,對于后期的工作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般,所以化學實驗課程開展階段也是如此,教師還需要按照課堂中講解的知識點,以及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具體狀態,把趣味性的實驗內容作為導入,激發學生心理的好奇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這一點對于后期課程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性作用。趣味實驗的導入方法能夠積極的引導學生對于知識的觀察和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鐵鹽和亞鐵鹽》相關的知識內容的時候,課程開始的階段,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出“茶水變色”的實驗內容,首先準備好剛泡好的茶葉,讓學生觀察茶水的顏色,然后把茶水倒入一個準備好的燒杯中,茶水的顏色變深,倒入另一個準備好的燒杯中,茶水顏色變淺,這個樣的實驗引導,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對知識內容產生了好奇心理,所以課程開始引入趣味性,后期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輕松簡單。
(二)拓展思維,解決重點
在教學工作開始的過程中,要求化學教師能夠意識到,課程知識的講解,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責任,更是“教”和“學”的結合,所以在講解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時候,如果能夠恰當的對趣味性實驗進行引導,就能夠在根本上吸引學生對于知識的注意力,保證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環境之中。例如:在講解《金屬的化學特點》這一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為了改善課堂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就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以“鈉”微粒子,讓學生實際操作,觀察鈉與氧氣之間能夠產生的反應。通過自己東歐感受操作,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然后教師總結知識點,就能夠加深學生記憶,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提高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高中校園化學課程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能夠看出,傳統的化學課堂上,教師采取的都是“應試教育”的方法,因為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考試,所以學習壓力巨大,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是以提高成績為主。這也導致很多課堂教學的實驗內容被省略,還有教師為了節省學生學習的時間,利用口述的形式,把實驗過程和結果講給學生,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步。所以以上內容中,本文提出實驗課程的重要性,并且以趣味實驗課堂的形式展開分析,力求為學生的良好進步做好鋪墊。
化學教師論文范文:高中化學實驗中問題解決方式
參考文獻
[1]曾瑤.高中化學趣味性實驗設計——以“魔術左右手”實驗為例[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34(09):35-37.
[2]曹春泉.立足學校特色的高中化學課程校本化開發實踐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2):100-102.
[3]麥裕華.高中化學實驗校本課程“哈利·波特化學魔法”的開發與思考[J].化學教學,2016(12):26-28.
作者:姜英
篇(2)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不僅是化學學科理論的重要來源,更是推動化學實踐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探究實驗作為一種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诖,本文就從課前導入、課中實踐和課后延伸三方面入手,對探究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途徑作以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實驗;導入;實踐;延伸
在化學教學中,許多概念、原理、規律的引入都是從實驗探究展開并最終由實驗加以論證的。新課標針對高中化學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強調化學理論的傳授,使學生掌握化學的基本原理和科學規律,更要充分認識到探究實驗的優勢與特點,使學生通過親歷化學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科學作風,這是學生在未來社會全面發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質。
一、課前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才會將思緒迅速集中到課堂中來,從而懷著迫切、期待的心情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為激發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教師不妨利用探究實驗來導入新課,以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形成直觀感性認識,進而為新課講授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走進化學科學》這節之初,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為學生表演了“杯中紅霞”這一化學魔術。首先,我向燒杯中倒入少許食用堿面,然后向其中注入清水,這時燒杯中的水變成了粉紅色。之后,我用玻璃棒稍加攪拌,讓燒杯中的溶液充分溶解。接著,我拿出一個小飲料瓶,將瓶中的水注入燒杯。隨著新的液體注入,燒杯中的溶液翻滾了一下,顏色逐漸變淡。幾分鐘后,燒杯中的水變成了無色。這一魔術的奧秘在于倒入燒杯中的液體不是清水,而是酚酞溶液,酚酞溶液遇堿變成粉紅色,后來注入的液體是醋精,酸堿中和,燒杯中的液體變成無色。這一奇特的實驗現象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課中實踐,發揮學生主體價值
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以“師講生聽”為主,在極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體驗與感受的過程,這便嚴重僵化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學生主體價值的發揮。因此,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實施小組合作機制,為學生留有足夠的交流時間與探索空間,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價值,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在教學《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這節時,我先是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了美麗的焰火、銹蝕的銅線、魔術師表演以及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過程,以激發學生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因素”的興趣。之后,我讓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與交流,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其中富有價值的猜想記錄在了黑板上。接下來,我將全班學生分為了四大組,要求其分別探究溫度、催化劑、濃度、物質本身性質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在這之前,我利用課件出示了實驗的基本思路和步驟,以供學生參考。如此一來,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價值,又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感受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般程序。
三、課后延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習慣了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熱衷于死記硬背實驗步驟和結論,忽視了發現、探究與應用。正是由于化學學習脫離社會、脫離生活,致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都較為低下,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拓展化學教學的外延,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化學學習走出課堂、走向生活,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在完成《鐵的多樣性》這節內容的講授后,我為學生補充了“鐵元素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知識,學生由此對鐵元素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疑問,比如人體中的鐵有哪些作用?哪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市場上不同的補鐵產品的成分和功能有哪些等。于是,我讓學生在課下以小組為單位,在確定研究課題的基礎上,確定研究目的、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繼而展開研究調查,最后出具實驗報告、小論文以及市場調查表等。這樣,通過以探究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既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了課本內容,又提升了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使學生做到了學以致用。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中國校外教育》雜志是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管,中國兒童中心主辦,中國兒童期刊社承辦,多家權威教育部門聯合協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家一級教育類核心期刊,具有國際、國內雙刊號,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雜志根據讀者的人群不同,將中旬刊以刊登基礎教育類的文章為主,下旬刊以刊登高校教育類的文章為主,國內刊號CN:11-3173/G4,國際刊號ISSN:1004-8502。
總而言之,探究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貼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化學的學科特點,將探究實驗合理且廣泛地運用于課前導入、課中實踐以及課后延伸等多個環節,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從而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秀華.新形勢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55.
[2]李衍鑫.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04):9.
作者:白成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