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教育論文 瀏覽次數:
摘要:教育是國家興旺之源,教師是教育發展之本。當今時代,教師數量已得到極大滿足,質量亟須提升。提高師范生生源質量是保證高質量職前教師的首要環節。通過對當前師范生招生規模、招生機構、招生標準進行調查,我們發現,存在師范生招生供給與教師需求不平衡、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師范生招生的積極性不高、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招生選拔標準單一等問題。為解決師范生招生困境,應嚴格招生計劃,調整招生規模;改革招生機構,提高培養水平;完善招生標準,改善招生辦法,多管齊下改善師范生招生現狀,提高生源質量。
關鍵詞:師范生;招生;教師教育
國家興旺,教育為基,教師為本。當下,教師數量已得到極大滿足,首當其沖的問題是提升質量。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師[2018)2號)等文件中,將“切實提高生源質量”“改革招生制度”等要求作為重要政策內容,目的在于從源頭上提高教師教育的質量,為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新時代高質量教師隊伍奠定基礎。當前,學界有關師范生生源質量的研究比較分散,尚未形成有關師范生招生系統、整體的研究。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與重要的理論意義。為了避免研究對象的冗雜與模糊,本文將研究對象定位于大專和本科層次的師范生招生制度,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教育部官網與各調查對象官網公布的數據。
一、師范生招生現狀調查
(一)招生規模
本部分以2015-2017年的師范生招生規模為調查對象。從兩個維度對師范生招生規模進行分析:一是縱向維度,即2015-2017年師范生招生規模的變化;二是橫向維度,即每年師范生招生規模在總招生規模中所占比重。從縱向看,2015-2017年間師范生招生總數表現岀逐年遞增的特征。通過進一步對比發現,在本、?茙煼渡猩幠3释瑫r增長的狀態下,本科招生呈現正增長,而專科為負增長,表明當前我國更注重本科層次師范生的培養。
按此發展趨勢,未來?茙煼渡猩幠饾u萎縮,招生層次將整體提高到本科水平,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化水平。從橫向看,2015-2017年師范生招生人數在總招生規模中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其中可能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影響下,國家及高校擴大師范生招生規模;二是教師教育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重視,高校紛紛舉辦師范類專業,擴大師范生招生規模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二)招生機構
本研究按類型將師范生招生機構分為師范院校與非師范院校兩類。師范院校主要包括師范大學、師范學院、高等師范?茖W校;非師范院校包括綜合大學、綜合學院、高職高專、獨立學院、其他院校。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在師范院校中,師范大學和師范學院的數量基本穩定,高等師范?茖W校增長速度最快。2011年以前,高等師范?茖W校的數量少于師范大學,但從2012年開始超過師范大學并且持續增長。這三類院校的分布呈現岀橄欖狀的特征。與師范院校相比較,參與教師教育的非師范院校呈現出復雜和多元的特征,主要包括綜合大學、綜合學院、高職高專、獨立學院和其他院校。其中,以綜合學院和高職高專的數量居多,而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度不足。
(三)招生標準
招生標準是衡量生源質量的依據或準則,是用于保證高校學生高學術水平以及高校質量的方式,高校通過招生標準篩選出優秀的學生,并通過招生標準有效地預測學生今后學業成功的概率,保證錄取學生的質量⑷。本文認為,師范生招生標準是指招生制度中對學生適不適合、能不能當教師的衡量準則,它是判斷師范生生源合格與否的標尺,是師范生招生活動所遵循的價值準則,直接影響著招生質量。通過對各院校錄取分數、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的查閱及對比分析,筆者發現當前在師范生招生方面主要考慮髙考成績、身體素質、特殊才能、從教素質等因素。
1•起決定作用的招生標準:高考成績
我國作為典型的考試招生國家,對于師范生的錄取主要參照高考分數,成績是一個絕對重要甚至起決定作用的影響因素。為客觀了解師范生在招生分數上的情況,本研究分別選取我國東、中、西同省市、同層次的師范院校和非師范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做比較。具體如下:(1)部屬師范院校與非師范院校的招生分數線比較本部分選取六所部屬師范大學及其同省市、同層次非師范大學的英語(文科)和數學(理科)專業錄取分數線進行比較。
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均低于對應層次的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在大部分年份的錄取分數低于相對應的同濟大學、重慶大學和吉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的錄取分數不相上下;僅有陜西師范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均高于對應層次的西北大學。由此可見,部屬師范大學的生源質量比非師范大學略遜一籌,但并無明顯差距。
綜上所述,無論是與部屬師范大學內部的非師范專業比較,還是與非師范大學比較,部屬師范大學師范生錄取分數都處于上游,表明其生源質量較高。通過對各層次院校師范生招生情況的分析,筆者發現師范生錄取分數隨著院校層級的降低而降低,這從側面反映出生源質量是逐級下降的。其中,部屬師范大學和省屬師范大學的師范生生源質量處于其院校內部的較高層次,但是地方師范學院、由師范學校改制的綜合學院和(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師范生生源質量基本墊底,尤其是?茖W校的生源質量最為堪憂。
2.較為重要的招生標準:身體素質、特殊才能
通過對部分高校進行分析,由此推斷身體素質、特殊才能是兩項比較重要的招生標準。
(1)身體素質《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規定,色弱、嗅覺遲鈍、口吃、步態異常、駝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瘢風的,不宜就讀教育學類專業⑷。這個規定是很多院校對師范生身體素質提岀要求的依據,也有院校在此基礎上參照教師資格認定體檢標準做出規定,部分院校明確將其對師范生身體素質的要求列入其《招生章程》中。
3.不被看重的招生標準:從教素質師范生的從教素質是指學生是否熱愛教育事業、是否喜歡學生、是否具有適教善教樂教等品質的一些非學術素養。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有些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確規定報考師范類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相關素質,如表10所示。在招生階段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既有利于招收到適教樂教善教的髙質量生源,也有利于后續的教師培養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說,從教素質關系到一個人是否適合當教師、在從教的道路上能走多遠,它是師范生選拔中應考察的重要而又關鍵的因素。筆者在本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院校在招生時往往忽略對學生從教素質的考察,而是以成績為唯一招生標準。
二、師范生招生困境分析
(一)招生規模與教師需求不匹配,加劇供需矛盾
供需矛盾一方面表現為教師總量矛盾;另一方面,表現為教師性別矛盾。在教師總量方面,我國2015-2017年教師需求量為25.431萬人、32.807萬人、45.709萬人,而師范生畢業數為55.6587萬人、58.466萬人、61.8133萬人。除此之外,每年還有大批非師范生考取教師資格證獲取教師準入資格,教師供給量遠遠大于需求量,造成師范畢業生就業困難、教師行業競爭壓力大。然而,在這種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下,我國師范生招生數量依然遠遠大于教師需求量。據有關研究預測,我國在2020年教師需求量可能達到60.6萬人⑶,而2017年我國師范生招生規模已達到58.306萬人?梢灶A見的是,今后教師供需失衡現象會繼續存在甚至可能會遭遇更加嚴重的失衡。
(二)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師范生招生的積極性不髙何為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康曉偉認為,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是指除了師范大學以外的“211工程”大學和“985工程”大學⑷。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筆者認為,本研究中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是指除了師范大學以外的40所一流大學和87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否有專門的教師教育機構建制是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的標志⑸。
三、師范生招生路徑完善
傳統的招生管理主要表現為“等米下鍋”,即招生前忽視招生宣傳,習慣于跑計劃、要指標,至于如何吸引優秀考生、提高生源質量、改善生源結構,往往思考較少,用力較輕⑻。為完善師范生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質量,在本研究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以下三個方面路徑措施。
(一)嚴格招生計劃,調整招生規模
招生計劃是開展招生的前提,它的制定既需要考慮各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也應結合各高校的實際辦學水平,還要顧及學生入學機會,牽扯到眾多利益相關者。增加或者減少哪個地區、哪個學校甚至哪個專業的招生人數,都需要有科學依據,才能使招生起點建立在科學的標準之上。招生計劃人數過多,易導致為完成招生計劃而降低招生標準、生源魚龍混雜,并且供給量遠遠大于需求量,造成資源浪費。招生計劃過少,則會導致人才培養數量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量,這也是不適當的。在師范生招生過程中,應以提高生源質量為著力點,靈活調整招生規模。
對于部屬及個別省屬髙水平師范大學來說,其既擁有培養高質量師范生的天然優勢,也承擔著振興教師教育的光榮使命,在招生計劃中應適當擴大它們的招生規模,吸納更多優秀的學生進入教師隊伍;而地方院校尤其是?圃盒煼渡囵B水平基本墊底,應縮減其招生規模。這樣不但可以緩解教師的供需矛盾,而且能緩解師范生分層嚴重的問題,從整體上提高師范生招生層次。同時,在不同師范類專業方面也要有針對性地制訂招生計劃,像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這些師資缺乏的專業應擴大招生規模以滿足社會需要。師基本達到本科學歷,部分?飘厴I生仍擔任小學教師,而超過一半的幼兒園新增教師由?飘厴I生構成。兒童成長關鍵期本應需要最專業、最優秀的教師,而事實上,現在以低層次院校為主要培養機構的幼兒園教師占主導的學前教育存在巨大的“隱患”,它不但表現為顯性的幼兒身體侵害,而且表現岀對于隱性的幼兒心靈的傷害。
(二)改革招生機構,提高培養水平
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擁有一流的辦學水平、優質的師資、先進的設備、優良的文化氛圍,在教師教育大學化的今天,其有責任和義務參與教師教育。目前,已有部分高水平綜合性大學設立“教育學院”“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院(所)”,但是其主要任務是培養高層次的研究人才,并非真正參與教師教育。筆者認為,髙水平綜合性大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參與教師教育:一是設立師范專業,參與本科層次的教師教育;二是建立專門的教師教育機構,參與碩士層次及以上的教師教育,在提高教師培養的層次與質量方面發揮作用;三是不參與師范生招生,但是與師范院校聯合培養師范生。
如何能吸引這些大學招學生、辦師范,需要多方協同努力。首先,國家相關部門積極號召、鼓勵高水平綜合性大學設立師范類專業或參與師范生培養活動,并對參與師范生培養的高校給予適當扶持與補貼;其次,教師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民生事業,與個人幸福、社會進步、國家興旺息息相關,應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高校應該對教師教育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認識,積極參與其中;最后,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提高教師教育專業化水平與教師職業的專業水準,吸引髙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教師教育。
四、結語
教育質量決定國家的發展是否有強勁的動力,而教育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質量,教師的質量又由教師教育的質量決定,因此教師教育質量對于國家的興旺發達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師范生招生是教師教育的首要環節,提高師范生生源質量是高質量教師教育的前提保證。當前,我國師范生生源處于亟須提升質量的狀態,必須首先從招生處入手對生源質量嚴格把關,只有這樣,才能為培養高質量教師提供可能性。
在改善師范生生源質量的過程中,還應重視以下方面:新建地方院校與地方師專是承擔基礎教育師資的重要力量,但其生源質量處于托底狀態,因此改善其生源質量是關鍵;提高教師職業地位、改善教師生存環境是吸引優質生源的根本措施;加強師范專業建設,優化師范專業的布局與發展,是吸引優秀生源報考師范專業的有力手段;提高師范生的獎、助學金額度,完善貸、免政策,減輕優秀學生入學壓力,是吸引優質生源的重要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1]JohnJ.Lawrence,StevenPharr.EvolutionofAdmissionStandardsinResponsetoCurriculumIntergration[J].QuantityAssuranceinEducation,2009(4):222.
[2]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03-03-03.
[3]朱旭東.中國現代教師教育體系構建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280.
[4][5]康曉偉.我國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13(2):77,78.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大學教育科學》開設了教育前沿、教育札記、名著鏡詮、教學虛實、教師生涯、教育史苑、教育廣角等一系列深受讀者和作者好評的特色欄目,實行主編領導下的欄目主持人制度和嚴格的三級審稿制度,具體編輯事務由常務副主編負責執行,以確保欄目的高水平與刊物的整體質量。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