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15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現代高花幾的榫卯結構設計研究》論文發表期刊:《美術教育研究》;發表周期:2021年17期
《現代高花幾的榫卯結構設計研究》論文作者信息:黃蘭茜 儲蕾芳
摘 要:高花幾是古代專門供人們放置花瓶的家具,明清時期的高花幾,是幾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最璀璨的時期。而榫卯作為東方最具智慧的咬合結構,也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高花幾大多是采用榫卯結構與膠合或釘接而成,純榫卯結構與高花幾的結合設計較少。因此,該文從純榫卯結構的高花幾設計出發,分析其設計風格,將榫卯拆解與融合,探討可拆卸的純榫卯結構在高花幾中的運用方式和意義,這對加快我國現代家具榫卯結構設計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榫卯結構 高花幾 結構設計
一、榫卯結構及其在實木家具中的應用
從古到今,大多數實木家具采用榫卯結構與膠合或釘接而成。但不論是膠合還是釘接,其甲醛含量往往都會超標,或多或少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傷害。當今,人們更加注重環保和健康問題,逐漸放棄使用膠合和釘接制成的產品,轉而選擇純榫卯結構制作的產品。
榫卯作為傳統中式家具主要的結構形式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影響深遠。其具有較強的便利性,可重復使用,同時還能保持較高的強度。用榫卯結構制成家具放置在家中,能營造出強烈的中式裝飾風格。
明清時期,榫卯的連接多采用榫卯與膠合、榫卯與鐵釘搭配設計。由于可以避免對用料硬度要求較高和難以投入機械化生產的問題,榫卯憑借獨特的結構特點,成為明清時期家具發展的代表性技術成果[1]。
二、元明清高花幾和榫卯結構應用的演變分析
在中國的幾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從茶幾到案幾再到套幾的演變,最后慢慢形成花幾。花幾產生的演變歷程十分漫長,其結構、用材、造法、流程等逐漸完善[2]。高花幾早在宋朝就可以見到獨立樣式,明清時期花幾的使用更加普遍,形制也相當豐富。而榫卯結構雖然歷史悠久,但從明朝起慢慢形成了特定的結構形式單位,到清朝發展到巔峰,將結構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表1)。
清代早期,蘇州吳縣的硬木有束腰花幾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圖 1)。硬木有束腰花幾的幾面框邊做平面,采用束腰平地、方料直腿的形式,腳頭的馬蹄做方[3]。兜料牙上檔緊貼牙板,下檔橋梁式與兩邊攉腳短柱相接,上下檔之間增設兩短柱[4]。這樣方正平直的高花幾形體沒有讓人產生絲毫單調之感,反而更顯得形制規范、造型嚴謹、雋永耐看。腿足與牙板相交處交割作圓角,充分體現了蘇作的特色,也體現出清代早期高花幾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三、榫卯結構與現代高花幾的結合
雖然榫卯結構本身并不顯雍容華貴,而是樸素簡潔,但其獨特的造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理念,能夠體現出傳統的古典之美。但是在追求生產效率的工業時代,人們要嚴格控制高花幾的生產時間,而因為榫卯獨特的結構特點,其加工難度較大,因此逐漸被其他的連接方式替代。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影響下,不少實木家具選擇了用五金或膠水連接,但無論釘接還是膠接,都有可能對木材和環境造成破壞。因此,榫卯是非常綠色環保的連接方式。相較于膠接等連接件的便捷,榫卯結構稍顯復雜,其精密細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身的發展。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高度發達的機械技術逐漸解決了榫卯生產方面的問題,于是榫卯又能重新出現在高花幾的設計中。
筆者將更直觀、簡單、模塊化的榫卯結構構建作為基礎,從下往上,采用嚙合、壘疊的搭建方式設計了一款形式簡單的、便于機械加工的純榫卯結構高花幾(圖 2、3)。這款高花幾采用四面平式,方料直腿起陽線。幾面下方兩直腿中嵌飾為對稱鏤空紋樣,鏤空紋樣與兩直腿間用燕尾榫的榫卯結構拼鑲,采用二木裁割制成。下設平面檔,可用于放置澆水壺器[5]。
這款高花幾名為“闕”,其設計與其他高花幾給人的感覺不同,棱角分明,堅實耐用,同時也在結構藝術化方面呈現出榫卯的魅力。在框架結構組合方面,“闕”注意對意匠美和對面的處理,方腳如柱,變化適宜,造型洗練,形象淳樸,散發出獨特的藝匠之美。在線條韻律方面,“闕”比例合理,線腳運用得當,邊框券口接觸柔和且適用,形成直線與直線的對比、橫與豎的對比,具有很強的形式美。“闕”的結構節點簡潔實用兼具裝飾性,典雅清新、不落俗套。在肌理色彩方面,“闕”具有華夏民族的質樸之風,追求自然樸素之美,不加任何裝飾,著重體現獨特的素樸精練之彩。其自然的色彩和不加遮飾的紋理,能夠展現木質特有的本色。
綜上所述,“闕”采用了結構簡單、容易制造加工的形式,既避免了機械加工時工序繁多的情況,又節約了成本,減少了污染,還將結構和造型合二為一,傳達了深厚的傳統榫卯文化,展現了純粹的榫卯本質和結構美的視覺效果,讓榫卯的結構語言和結構文化融為一體。將榫卯結構與現代科技結合,榫卯結構才能夠在現代社會繼續傳承下去。
四、結構與藝術融合的至臻美
“闕”不僅傳承了我國優秀的榫卯文化,而且對我國實木家具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符合綠色設計理念。榫卯結構在當下人們的生活中魅力依舊,為現代家具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現代人應該學習并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理解和運用傳統文化,將經典元素融入潮流文化設計,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王加鑫.中國傳統榫卯結構的工藝美及其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運用[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9):46-47.
[2]楊娜.談榫卯結構藝術[D].太原:山西大學,2020:1.
[3]劉青青,徐偉,詹先旭.基于榫卯結構的可拆裝茶幾設計[J].家具,2020,41(5):63-66.
[4]葛凡,徐偉,詹先旭.榫卯結構在實木家具中的傳承與應用[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20,48(5):35-36.
[5]程曉曉.明清家具風格對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的影響[J].林產工業,2020,57(1):82-84.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