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瀏覽次數(shù):
摘要 介紹了早稻軟盤育苗拋秧栽培技術(shù),包括軟盤育苗、大田準備、拋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以為早稻生產(chǎn)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哪本雜志審稿周期短,早稻,軟盤育苗,拋秧栽培,大田管理
在早稻生產(chǎn)上,采取塑料軟盤育苗拋秧栽培技術(shù)不但能夠做到省工、省力、省種子、省水、省秧田,而且還能達到增產(chǎn)、增收的效果,一般單位面積增收稻谷600~750 kg/hm2 [1-3]。現(xiàn)將早稻軟盤育苗拋秧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1育苗
1.1育秧材料
目前應(yīng)用較多的是61 cm×33 cm×(0.21~0.28) mm的聚氯乙烯片材經(jīng)吸塑而成的帶孔穴塑料軟盤。秧盤孔穴有561孔和434孔,缽體上口直徑1.9~2.2 cm,底直徑1.1~1.6 cm,缽深1.9~2.3 cm,底端中間有0.3~0.6 cm的小孔,破孔率不高于3%。一般大田備秧盤825~975個/hm2。同時要備足農(nóng)地膜、壯秧劑、拱架等工具。
1.2選好品種
要選擇熟期適中、產(chǎn)量較高、抗倒性較好的早稻品種。
1.3適時播種
綠肥田等茬口早稻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播種。春花田茬口早稻播種要根據(jù)麥子(油菜)的抽穗(開花)期推算成熟期和合適的秧齡(秧齡宜控制在25 d以內(nèi)),進行分析后確定。
1.4化調(diào)處理
化調(diào)處理可控制徒長,增加秧齡彈性,健壯秧苗。早稻播種前用濃度為50 mg/kg的烯效唑溶液浸種72 h(結(jié)合線菌清浸種消毒),或在秧苗一葉一心期噴施濃度為200 mg/kg的多效唑溶液750 kg/hm2,兩者中以前者更優(yōu)。注意烯效唑浸種時,每天攪拌2~3次,使上下層藥液濃度一致,發(fā)芽整齊。如使用水稻壯秧營養(yǎng)劑,則可不用烯效唑浸種或多效唑噴苗。
1.5鋪盤裝泥播種
提倡秧田燥耕水做或秧板免耕,有利防爛種、爛秧。單位面積適量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氮、磷、鉀肥。提倡使用水稻壯秧營養(yǎng)劑,具體使用方法為:用1.5 kg的水稻壯秧營養(yǎng)劑與適量干細土均勻混拌后,均勻施于33.3 m2毛秧板上,耥平秧板后鋪盤。使用水稻壯秧營養(yǎng)劑后,一般秧田不再施肥。
一般畦寬150 cm,橫放2排秧盤,兩邊各留15 cm。最好選用塘泥、秧溝泥等做育秧土。粘性土質(zhì)的溝泥漿,一般上午澆泥,下午播種,待泥沉實到孔深的2/3時播種已催芽的短芽種子,塌谷。砂性土質(zhì)的溝泥漿,裝泥到播種的時間可縮短,要防現(xiàn)裝泥現(xiàn)播種,以免沉籽,悶芽,影響出苗。播干谷2 250 kg/hm2左右。
1.6化學(xué)除草
播種塌谷后單位面積用30%掃茀特乳油1 200~1 500 mL/hm2或用17.2%幼禾葆可濕性粉劑3 000 g/hm2,加水600 kg/hm2均勻噴霧,防除雜草。
1.7播后覆蓋
播種后覆蓋地膜,能夠保溫保濕,提高塑盤育苗出苗率和成秧率。綠肥田等茬口早稻采用搭棚覆蓋地膜,一般覆蓋15~20 d。春花田早稻采用地膜平鋪覆蓋,應(yīng)注意在盤面上先蓋麥稈等作隔離層,以防地膜緊貼盤面悶芽,一般覆蓋地膜時間5~7 d。同時要抓好通風煉苗。
1.8肥水管理
秧田水分管理總的原則以溝灌濕潤為主,出苗前要以保濕保溫為主,看天氣、土壤等情況灌平溝水或半溝水,陰雨天要排干秧田水,在二葉一心期后至移栽前3~5 d,每隔3~5 d進行1次溝灌,以保持盤土濕潤而不干燥發(fā)白。防止長期灌水上秧板而使盤面沉積浮泥,造成秧苗串根。一般只在追施化肥、揭膜后遇低溫時短時間灌水上盤護苗。起秧前3~5 d,排水使盤土逐漸干爽,利于分秧拋栽。秧田施肥,施足基肥的不施斷奶肥,基肥不足的在1.5~2.0葉時,施尿素45 kg/hm2;移栽前3~4 d施尿素45~75 kg/hm2。上述2次施肥宜加水對成2%尿素溶液噴灑。如化肥撒施,應(yīng)灌淺水上秧盤,切忌干板撒施造成肥害。
2大田準備
大田要提前翻耕,空白田草荒較為嚴重的,要在翻耕前用草甘膦滅草。大田翻耕后要施足基肥,具體為:施有機肥15 t/hm2、尿素10 kg/hm2、鉀肥150 kg/hm2、過磷酸鈣375 kg/hm2。大田整地后應(yīng)做到田面平整干凈,土層上糊下松,水層較淺。
3拋秧
當大田地表呈泥水狀態(tài)時最適宜拋秧,粘質(zhì)土或壤土水耙后,要待沉漿后再拋,砂質(zhì)土隨耙隨拋。一般先拋秧苗的70%,再用余下的30%補缺。從拋秧效果來看,一般直立秧苗占15%~20%,傾斜秧苗占70%~75%,倒伏秧苗占10%左右。為了確保質(zhì)量,應(yīng)選擇較好天氣拋栽,雷雨、大風時不拋,以免拋后倒苗和秧苗成堆。若拋后遇雨,應(yīng)及時開排水口。拋秧要求拋灑均勻,嚴防秧苗叢間串根或粘連,按先遠后近順序拋苗,并留苗補稀、補缺、補邊角,多留人行操作管理行,開好半產(chǎn)溝,每隔6~8 cm留一個30 cm寬的管理操作行。
4大田管理
4.1水肥管理
拋后應(yīng)開好平水缺,防雨天積水浮苗。拋后3~4 d內(nèi)在正常情況下,田面不上水,灌滿溝水保持田面濕潤,促進秧苗扎根立苗,拋后4~5 d全田秧苗基本直立,應(yīng)灌水,施除草劑和促蘗肥,保水5~7 d,以后放淺田水促分蘗,當莖蘗苗數(shù)打到最高苗數(shù)70%時自然落干烤田,孕穗期田間以濕潤為主,不宜斷水,中后期干濕,活熟到老。施肥技術(shù)采取平衡施肥,調(diào)整基追肥施用比例,兩者比例以8∶2或7∶3為宜,增加穗肥比重,提高鉀肥用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礎(chǔ)上,追肥要速,拋栽后5~7 d結(jié)合施除草劑,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要巧,以鉀肥為主,對生長較差的要酌情增施尿素45~75 kg/hm2。
4.2除草
拋秧田必須實行化學(xué)除草,除草劑應(yīng)選用丁芐、殺稗王等安全高效除草劑,不能用樂草隆等易傷拋秧苗的除草劑。拋后5~7 d選用35%丁芐可濕性粉劑1 200~1 500 g/hm2拌尿素112.5 kg/hm2均勻撒施,施藥前灌水3 cm,施藥后保水7 d。對部分雜草較多田塊,補施第2次除草劑,即拋后15 d左右,施藥前1 d排干水,用50%殺稗王可濕性粉劑375 g/hm2加10%芐黃隆225 g/hm2拌細沙(泥)均勻撒施,施藥后1 d覆水[4]。
4.3病蟲害防治
由于拋秧落田叢數(shù)較多,起發(fā)快,群體往往較大,易導(dǎo)致紋枯病危害。因此,一般要比常規(guī)手插田多防治1次紋枯病。除此之外,還要著重抓好對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蟲害的防治。
5參考文獻
[1] 蔡曉華,陳再高.早稻軟盤育苗拋秧的增產(chǎn)機理及栽培對策[J].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2004,10(4):16-17.
[2] 方寶華.水稻雙季拋秧栽培五注意[J].湖南農(nóng)業(yè),2010(3):16.
[3] 俞海洋.早稻塑料軟盤旱育拋秧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6(04X):21-22.
[4] 曹滌環(huán).早稻拋秧田除草劑的合理選用[J].湖南農(nóng)業(yè),2006(4):14.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擴展
ISSN:1002-648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JST,CSSCI,WJCI,AMI權(quán)威
ISSN:1002-45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權(quán)威,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3-17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