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瀏覽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江河文學》發表的一篇文學論文,立足水電,面向全國,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服務改革大業”的辦刊宗旨,注重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大力培養文學新人,繁榮水電文藝,在宣傳我國水電建設的偉大成就,活躍水電領域的文化生活,推動水電待業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起。
摘 要:陶淵明一身正氣,蔑視權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辭官歸隱過著園日涉卻能成趣、審容膝卻也能易安、植扙耘籽也能瀟灑的田園生活。田園生活給了陶淵明想要的閑適,給了陶淵明想要的淡定,給了陶淵明想要的生活,即使生活貧困,也甘之若飴。陶淵明還設計出了“桃花源”這樣一個“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理想社會。這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群眾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美好追求與熱情向往。
關鍵詞:陶淵明 蔑視權貴 性本自然 超凡脫俗 美好愿望
有一個人,他的一生不及李白的光輝燦爛,不及屈原的郁郁不得志,不若司馬遷的坎坷多難,但他在中國文壇上卻赫赫有名,他就是田園詩的開山鼻祖,陶淵明。
一、富貴非吾愿
陶淵明一身正氣,猶如一支菊花傲然挺立于官場之中。他因家境貧寒,外出謀得彭澤縣令這一官職,但不足百日便發現自己不適合做官。督郵視察,按慣例,縣吏應束帶見之。陶淵明不愿意戴冠束帶前往城外迎接,因為那督郵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給郡守做小妾而換得了官職,陶淵明視督郵為小人。陶淵明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為官對率性淳真的陶淵明真是痛苦無比。陶淵明覺得官場是一個“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的世界,是一個樊籠,自己豈能為五斗米而折腰?名利不一定是必須追求的,食不果腹又何俱?對陶淵明而言,“違己”甚于“饑凍”。守住氣節,辭官歸鄉,這才是自己的選擇。所謂官場,所謂功名,都抵不過一盞酒。于是,陶淵明選擇隱居務農,毅然離開世俗,采菊東籬。
二、性本愛丘山
目睹了官場的污濁,認識到仕途即迷途,陶淵明再也不愿心為形役。微亮的清晨,扛著鋤頭,沿著崎嶇的小徑,到田間耕作;駕上一葉小舟,循著曲折幽深的溪流,穿越蟲鳴鳥舞的蘆葦蕩,背上一壺釀酒,喝著黃昏沉醉;登爬一段山,與好友暢談天高氣爽、鳥語花香,伴著身邊的螢火蟲吟一首小詩。漫步院園,看花開花落,望云卷云舒,不知不覺在夏日午后沉沉睡去,醒來靜聽溪流輕輕吟唱,呼吸那沁人心脾的草香花香。身著一身粗糙的布衣,置身于大自然,飄飄乎翩然欲仙。田間的一切你鐘愛到園日涉卻能成趣,審容膝卻也能易安,植扙耘籽也能瀟灑,自此再也看不到你惆悵而獨悲。田園的晨風喚醒了你的夢,給了你想要的閑適,給了你想要的淡定,給了你想要的生活。即使生活貧困,你也甘之若飴。你內心的感情和志趣都外化為田園的種種美好景物,悠然自得。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道出了你喜愛“丘山”的志向。“望云漸高鳥,臨水愧游魚”表達了你渴望自由的性格。“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虛掩的柴門,幽靜的居室,遠遠地隔絕了塵世的喧囂俗念。“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常與淳樸的農民披草來往,與鄉鄰們共話桑麻,這是別有洞天的鄉村生活。“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一片廣闊的田野,清風徐來,綠油油的莊稼碧波蕩漾,生機盎然。“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一幅安寧靜謐的田園風光圖,里面有在炊煙籠罩之中的遠處村落,有深巷中的狗吠聲,有桑樹顛的雞鳴聲,動靜相宜,遠近錯落,有聲有色。你借恬靜優美的村居抒寫出自己擺脫“樊籠”、“塵網”之后如釋重負的輕松與歡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的怡然自得,那樣的超凡脫俗!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