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成年人精品视频,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隆回縣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時間: 分類:農業論文 瀏覽次數:

摘要:通過對隆回縣油茶種植資源、適宜的土地資源、產業現狀及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分析油茶產業存在品種老化、管理粗放、資金技術投入不足、深加工欠缺、服務體系不完善等的問題及發展油茶產業適宜的立地條件、政策的支撐、成熟的栽培技術和市場空間等有利條件

  摘要:通過對隆回縣油茶種植資源、適宜的土地資源、產業現狀及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分析油茶產業存在品種老化、管理粗放、資金技術投入不足、深加工欠缺、服務體系不完善等的問題及發展油茶產業適宜的立地條件、政策的支撐、成熟的栽培技術和市場空間等有利條件;提出了科學規劃建設高產標準油茶林,改造低產林、更新衰老林,發展林下經濟,推進綜合加工,打造特色等發展油茶產業的對策。

  關鍵詞:油茶;產業;發展;隆回縣

綠色科技

  油茶產業是一項富民產業,能夠帶動農戶脫貧增收,具有很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應[1]。發展油茶產業是鄉村振興戰略之“產業興旺”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調整優化隆回縣的產業結構,是隆回縣脫貧致富與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維護糧油安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精準脫貧意義重大。

  1油茶資源與油茶產業現狀

  1.1油茶種植資源

  隆回縣為湖南省邵陽市油茶產業群中十二個縣市區之一,種植規模居邵陽市第二位。截止2019年底,全縣共有油茶種植面積7354.3hm²,分布在全縣25個鄉鎮(街道),主要集中在縣境內南部區域。以桃花坪街道、花門街道、北山鎮、橫板橋鎮、南岳廟鎮、三閣司鎮、灘頭鎮、周旺鎮等地區為最多。全縣前期種植的老油茶林面積為2168.3hm²,占全縣油茶林總面積的29.48%,集中分布于北山鎮、灘頭鎮、桃花坪街道、花門街道、周旺鎮等地區。全縣近期種植的良種油茶林面積為5186hm²,占全縣油茶林總面積的70.52%,在全縣25個鄉鎮(街道)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北山鎮、灘頭鎮、桃花坪街道、花門街道、高平鎮、金石橋鎮、司門前鎮、西洋江鎮、巖口鎮等區域。

  1.2適宜種植油茶的土地資源隆回縣適宜種植油茶的土地資源主要來源于海拔600m以下、坡度25°以下的坡耕地、宜林地和無立木林地,面積共4898hm²。其中坡耕地4743.2hm²;無立木林地3.7hm²;宜林地151.1hm²。按海拔分布低于500m的面積4237.5hm²;500~600m的面積660.5hm²。按區域分:縣北部、中部、南部適宜種植油茶的土地面積分別為854.5hm²、1220.0hm²、2823.5hm²,分別占占全縣適宜土地資源面積的17.45%、24.90%、57.65%。

  1.3油茶行業現狀在湖南省全力打造“湖南油茶”公共品牌的戰略下,隆回縣油茶產業發展近幾年勢頭較好,全縣有近2萬農戶參與種植油茶,集中連片6.67hm2以上種植大戶91戶,33.33hm2以上的種植大戶、合作社或公司共有29戶,發展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61家。其中省級示范合作社2家,注冊了規模較大的企業10家。其中大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寶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獲“湖南省林業產業龍頭企業”稱號。

  1.4油茶資源利用現狀隆回縣2017年產油茶籽900t,茶油225t。在油茶綜合應用領域還只停留在初級階段,部分合作社及加工企業利用油茶殼和茶枯生產養殖飼料,其次還有一些加工作坊及企業利用茶枯生產茶枯洗發水,另外還有少部分加工企業在加工生產農藥;而對茶枯餅、茶皂素、茶蛋白、茶籽多糖等油茶副產品的利用極少[2]。

  2發展油茶產業的問題

  2.1油茶品種老化、管理粗放

  隆回縣前期種植的老油茶林大都已經進入衰產期,未及時進行更新替換,加之大部分農戶不注重后期的管理工作,經營粗放,導致了油茶籽產量和茶油品質均偏低。近期農戶分散種植的良種油茶,因缺乏科學的鋤草、施肥、整枝、病蟲害防治等撫育管護措施,苗木長勢衰弱,油茶籽產量極少,部分苗木已被損毀。

  2.2融資貸款難、資金投入不足

  油茶產業周期長,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育苗、栽培、撫育、采摘等產業鏈上的各環節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3]。前期的材料、勞動力等成本較高,投入大,目前國家項目補助有限,金融持續投入和保障支持能力不足,后期撫育管護經費投入難以保障,整體發展較為緩慢。同時,油茶林的價值難以評估,交易標準難已確定,銀行抵押貸款困難,導致油茶產業融資困難[4]。此外,大多數油茶加工企業或合作社都處于發展初期,資金有限,在產品研發、技改能力方面無力投入。

  2.3深加工欠缺、服務體系不完善

  隆回縣目前的油茶栽植集中規模的大戶不多,農戶分散經營現象普遍,良種資源的推廣和先進生產技術的應用不夠,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發展;油茶加工規模普遍偏小,基本以小作坊、小企業為主,停留在簡單的榨油加工上,深加工工藝技術缺乏,生產設備落后,茶殼、茶枯餅等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產品單一,綜合效益不高,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茶油產品市場交易和綜合服務平臺不健全,市場銷售體系也還不完善,缺少高品質、高價值的油茶特色品牌。

  3油茶產業發展的條件

  3.1適宜的立地條件

  油茶的適生海拔為600m以下,適生土壤類型為紅壤、黃壤。隆回縣位于衡邵盆地西緣向雪峰山地過渡地帶,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光熱充足,雨季明顯,夏秋多旱,四季分明特點[5]。境內中部和南部又多處于低山、丘陵地區,大部分地區土壤類型均為紅壤,土壤酸堿度在4.0~6.5之間,灌溉資源豐富,降水量與光照充足,適宜發展油茶林。

  3.2政策與科技的支撐

  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印發了《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快油茶等木本油料發展步伐;湖南省政府辦公廳2015年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將油茶產業打造成湖南特色優勢產業和富民強省支柱產業[6]。同時通過科研攻關,全省解決了高產、穩產難題,培育了百余種優質品種,良種壯苗得到了廣泛應用。隆回縣委和政府2018年發布了《關于穩步推進油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將通過籌集專項資金、完善金融支持渠道、建立油茶產業長效扶持機制、引導規范油茶加工企業發展和統一油茶品牌建設,來加大油茶產業扶持力度。

  3.3消費帶動的市場空間

  目前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費觀也發生了很大轉變,人們開始注重養生,關注健康飲食。在享受美味的生活中追求更健康的養生食品,而與生活中一日三餐息息相關的食用油,更是人們最關切的。油茶作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冠以純天然、綠色、有機產品等特點,其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比菜子油、花生油等高很多,且茶油中維生素E的含量高于橄欖油50%,其營養價值極高[7]。這將注定油茶產品是未來食用油市場的主打品,產品競爭力極具空間,消費市場前景看好。

  4油茶產業發展的建議

  4.1科學規劃建設高產標準油茶林

  按照科學規劃、優化布局的原則,充分利用適宜的土地資源和立地條件,選擇在海拔600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壤較肥沃,土層厚度﹥60cm的紅壤、黃紅壤的坡耕地、宜林地和無立木林地,按照因地制宜整地、施足基肥、選用良種優質苗木,集中連片營造高產標準油茶林。同時對縣域南部交通便利、立地條件好、長勢優良、經營水平較高、進入初產或盛產期的成片油茶林,依靠財政支持和實力較強的公司、合作社,全面推廣油茶標準化管理。即采取中耕除草、開溝施肥、整形修剪、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以及修建配套的生產道、作業道、灌溉和排水設施等綜合措施,培育成油茶高產標準基地。

  4.2改造低產林、更新衰老林

  在現有的油茶種植資源上,對立地條件較好,老、殘、病、劣株較少,經營水平一般,產出較低的林分,采取墾復和深挖,伐劣補稀,剪除病蟲、枯死、徒長、細弱枝等,合理施肥或間種綠肥及防治病蟲害等綜合措施,進行撫育改造,提高單產。對立地條件一般,林分產量低下,老、殘、病、劣株較多,長期荒蕪的油茶,可采取嫁接換冠、補植良種壯苗等管理措施,使之盡快達到豐產穩產。對低劣品種、老化衰產、喪失產果能力以及病蟲害嚴重的的油茶林,采用部分更新造林方式,挖除老殘病劣油茶樹,重新補造良種壯苗,改善林分結構,提高產量。

  4.3發展油茶林下經濟

  在擴大規模高產種植的同時,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油茶林下經濟復合經營,提高油茶林地的綜合效應[8]。對在中部中低山區域,已經進入初產期的林分,可大力發展符合地方特色的油茶林下種養業,主要種植黃蜀葵、玉竹等中草藥產品;利用林下的草地、昆蟲和空間資源,支持鼓勵各類合作社或大戶發展林下禽類養殖,主要養殖土雞、土鴨等,充分增加林地產出收益,為油茶林的后期撫育管理提供資金。

  4.4推進油茶綜合加工

  政策上應加對大油茶產業的獎補,拓寬融資渠道,加大金融扶持和信貸投入,開展森林抵押貸款項目緩解油茶產業融資難題;整合財政資金,縣級財政設立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全面推進全縣油茶產業科研、生產、加工、市場以及物流倉儲等多個相關行業的發展。在縣城周邊交通便利之地新建集倉儲、物流與精深加工為一體的油茶產業園區,引進科學技術,深化油茶領域科技創新,淘汰加工設備原始落后、分散經營的小作坊,培育形成以大型油茶精加工為主的產業體系,激發油茶產業活力[9]。

  森林園區論文投稿刊物:《綠色科技》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維普期刊網、龍源期刊網、臺灣華藝數據庫等全文收錄期刊。本刊創辦于1963年,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42-1808/S,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4-9944,國際大16開本精美印刷,全國公開發行。

  4.5打造油茶-森林特色

  依托縣域內虎形山—花瑤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魏源湖國家濕地公園、白馬山省級森林公園等優質的旅游資源,將周邊鄉鎮油茶林地的觀花和采果體驗作為特色發展基調,全力打造“油茶林基地+森林人家”的多元化鄉村游憩發展模式,把油茶與森林有機結合,促進林、油、文、旅、科、教等產業融合發展,發揮油茶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0]。

  參考文獻:

  [1]李志鋼,馬力,陳永忠,等.我國油茶籽的綜合利用現狀概述[J].綠色科技,2018,10(6):191-194.

  [2]伍彬.油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以衡陽市為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1):22-23,29.

  [3]李璐.湖南省油茶產業發展對策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4.

  [4]余紹輝,曾臻,傅為一,等.湖南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經濟林研究,2019,37(4):214-220

  [5]彭光景.淺談隆回縣的林業產業發展及區域布局[J].中國林業經濟,2015(4):49-52。

  [6]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J].林業與生態,2015(4):14-15.

  作者:彭光景

中文核心期刊推薦

SCI核心期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