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瀏覽次數:
談新型砌塊墻體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姚清河
摘要:隨著墻體材料改革工作深入開展,新型墻體材料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秦磚漢瓦”,有效地保護了耕地和環境,提高了社會和經濟效益。新型砌塊是各地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首選產品。由于發展的速度較快,個別生產企業、設計人員、施工單位不是很熟悉小砌塊的特點和規律,所以,砌塊建筑墻體產生裂縫的現象時有發生。本文就墻體發生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型砌塊;墻體;裂縫;防治
隨著國家建筑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被廣泛運用到建筑施工中,新型砌塊就是其中一種。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運用新型砌塊砌筑的墻體發生裂縫,是我國墻體材料革新后產生的一種新的質量通病。新型砌塊以水泥為膠凝材料,砂石為骨料,加水攪拌,振動加呀成型,并經養護制成。混凝土小砌塊取材方便、生產能耗低、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同時具有強度高、自重輕、砌筑方便、墻面平整度好、施工效率高等優點。但混凝土小砌塊的溫度變形和干縮變形均較普通粘土磚大,而且砌塊灰縫砂漿結合面小、豎縫大、抗剪強度低,所以容易產生裂縫。從一些砌塊建筑來看,裂縫往往產生在頂層,門窗洞口、墻角等溫度變化大、應力集中的地方。只要對癥下藥、采取適當措施,保證施工質量,裂縫是可以防治的,在實際中,我們總結出一些經驗,這些經驗簡便易行,效果卻非常顯著。
一、產生裂縫的原因分析
1.砌塊材質的問題
非承重砼小砌塊主要是輕骨料砼。由于輕質砌塊容重輕,用作非承重墻體時較紅磚有較大優越性。但也應看到它的缺點,一是收縮率比粘土磚大,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干縮變形,這類干縮變形引在建筑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縫。二是砌塊受潮后會出現二次收縮,干縮后的材料受潮后會發生膨脹,脫水后會再發生干縮變形,引起墻體發生裂縫。三是砌塊砌體的抗拉及抗剪切強度只有粘土磚的50%。四是砌塊質量的不穩定。由于砌塊自身的一些缺陷,引起一些裂縫,如房屋內外縱墻中間對稱分布的倒八字裂縫;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層窗臺邊出現的斜裂縫或豎向裂縫;在屋頂圈梁下出現的水平縫和水平包角裂縫;在大片墻面上出現的底部重、上部較輕的豎向裂縫。另外不同材料和構件的差異變形也會導致墻體開裂。如樓板錯層處或高低層連接處常出現的裂縫,框架填充墻或柱問墻因不同材料的差異變形出現的裂縫。這些都是材質問題所致。
2.構造設計的問題
(1)設計者重視強度設計而忽略抗裂構造措施
長期以來,人們對砌體結構的各種裂縫習以為常,設計者一般認為砌體的選用比較簡單,在強度方面作必要的計算后,針對構造措施,絕大部分引用國家標準或標準圖集,很少單獨提出有關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沒有對這些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調查或總結。因為裂縫的危險僅為潛在的,不影響結構的安全,沒有涉及到責任問題。
(2)設計者對新材料砌塊的應用不熟悉
設計單位對新材料砌塊的性能和新標準的應用尚在認識探索之中,對設計技巧、裂縫預防缺少經驗,因此存在或多或少存在設計缺陷。主要有以下一些問題:
①非承重砼砌塊墻是后砌填充圍護結構。當墻體的尺寸與砌塊規格不配時,難以用砌塊完全填滿,造成砌體與砼框架結構的梁板柱連接部位孔隙過大容易開裂。
②門窗洞及預留洞邊等部位是應力集中區,無采取有效的拉結加強措施時,會由于撞擊振動容易開裂。
③墻厚過小及砌筑砂漿強度過低,會使墻體剛度不足也容易開裂。
④墻面開洞安裝管線或吊掛重物均引起墻體變形開裂。
⑤與水接觸墻面未考慮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構造措施使墻體滲漏。
3.砌筑和抹灰施工的問題
由于以往施工單位一直以砌筑粘土磚墻為主,對采用新型輕質磚砌塊后砌筑和抹灰施工方法沒有掌握,又缺少培訓和實踐,施工方法、工具、砂漿等都沿用了粘土燒結磚的一貫做法,對13砌筑高度、濕度控制都缺乏經驗,加上施工過程中水平灰縫、豎向灰縫不飽滿,減弱了墻體的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穩定都導致墻體出現裂縫。
二、裂縫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1.控制裂縫的原則
防止輕質材料墻體裂縫的產生,要在材料生產、設計、施工三方面著眼,根據不同材質的砌塊執行相應的砌體規范、標準,并制定具體的措施。
2.砌塊質量的控制
輕質砌塊的質量性能有抗壓強度、收縮、抗凍、抗碳性等指標,對于墻體裂縫的產生影響最大的是收縮性,而相對含水率是反映收縮性的重要指標。為此,要求輕質砌塊特別是輕集料混凝土小砌塊必須經28d養護方可出廠,且使用單位必須堅持產品驗收,杜絕使用不合格產品。
3.設計構造的控制措施
預防新型輕質砌塊墻體裂縫,必須以建筑設計為重點。如果沒有針對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適合的砌筑砂漿和相應的構造措施,仍沿用粘±磚使用的砂漿和相應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墻體出現較嚴重的裂縫。設計者可根據《非承重砼小型砌塊砌體工程技術規程》、《非承重砼小型砌塊砌構造》及有關規范的要求,結合建筑使用功能,各種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構造措施,方可避免墻體開裂滲漏。
4.施工的控制措施
(1)確保磚在使用前達到穩定期
一般剛出廠的輕質砌塊穩定性較差。由于砌體的干縮變形較大,干縮變形的特征是早期發展比較快,以后逐步變慢。因此,使用前應確保材料已達到使用齡期,體積已基本穩定,干縮變形較小的情況下。
(2)要嚴格控制含水率
輕質砌塊使用前對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要嚴格按不同砌塊控制上墻時含水率。要選用含水率符合標準的產品外,在砌塊上墻前必須要做好防水措施,盡量避免雨期施工淋濕砌塊,造成墻體因收縮開裂。
(3)采用正確的施工方法
必須根據輕質砌塊干縮變形相對較大特點,采取正確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重點是砌塊的砌筑方法及洞口處理兩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要點:
①施工現場的砌塊應按規格堆放,堆放高度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1.6m),并應采取防雨措施以防雨淋,砌筑前,砌塊不宜灑水淋濕,以防相對含水率超標。
②砌筑時應盡量采用主規格砌塊,并應清除砌塊表面污物及底部毛邊,盡量對孔搭砌,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灰縫應飽滿,以確保墻體質量。
③對不同材料嚴格控制不同的El砌高度,墻頂3m高的砌體必須隔El頂緊砌筑,避免引起接合部位開裂。
④不能隨意砍鑿砌塊,禁止采用不同材料混砌,否則容易造成墻體開裂。
⑤砌塊與混凝土柱連接處及施工留洞后填塞部位增加拉結鋼筋,錨固鋼筋必須要展平砌入水平灰縫。
⑥嚴格控制墻體孔洞預留及開槽的處理,避免削弱了墻體強度,對洞邊空心砌塊應填實及加設邊框等處理以確保墻體整體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各種輕質磚墻體開裂的原因較多,但是,只有嚴格執行有關砌體規范,從生產、設計、施工各方面層層把關,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針對砌體開裂精心施工,才能消除新型砌塊墻體開裂的質量通病。
參考文獻
[1]《砌體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 B)
[2]《淺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體裂縫及防治措施》(《國外建筑科技》2005年7期)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