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瀏覽次數:
摘 要:本文通過對茂名市建筑物的審核和國家防雷設計規范的理解,以及多年防雷工作經驗,對防雷的設計、及遇到雷電所采取的措施。供大家參考學習。
關鍵詞:防雷分類 接閃器 接地裝置 等電位 雷電波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state of maom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 understand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many years experience,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and meet the measures adopted by lightning. For your reference to study.
Key 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classification by grounding device shows potential ray waves
中圖分類號:TU8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廣東省茂名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游東側。,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天氣很不穩定,時有雷暴天氣發生,平均雷暴日在94.4天左右,屬于多雷區。因此雷暴天氣來時,時有民用建筑物、電器設備等被雷擊的事件發生。近年來,茂名市快速的發展。新建的民用住宅樓大多數以二梯四戶和三梯六戶類型為主,層數以八、九層居多,樓高一般在30米以內。其結構一搬為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磚混結構。經對多幢樓施工圖紙的審核,我們發現設計人員輕視防雷設計工作。他們對國家現行的防雷設計規范把握的深度和理解的程度不夠,在防雷設計方面漏洞百出,許多設計只籠統說明參照現行國家有關規范施工,而沒有具體指出應按那些規范、圖集施工,有的設計引用的相關規范已過時廢止。這給施工單位的施工和當地防雷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難,有的甚至造成了建設方的重復建設及資源的浪費。
1 建筑物防雷類別的確定
建筑物防雷設計的技術措施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進行防雷分類, 防雷設計的第一步,是要確定建筑物的防雷類別。《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中,對建筑物防雷類別的劃分,除了由建筑物的功能定性外,笫二、三類防雷建筑,還取決于建筑物的預計年雷擊次數N。
N=K·Ng·Ae
其中Ng=0.024Td1.3
N-建筑物年預計雷擊次數(次/a)
K-校正系數, 一般情況取1.0
Ng-建筑物所在地雷擊大地年平均度[次/(K㎡·a)]
Td-年平均雷暴嗎(d/a) , 新縣取40d/a)
Ae-與建筑物截收相同雷擊次數等效面積(K㎡)
L-建筑物長度(m)
W-建筑物寬度(m)
H-建筑物高度(m)
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以上類型的民用住宅建筑年預計雷擊次數均大于0.06次/年且小于0.3次/年,因此,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筑物。
2 接閃器的設計
宜利用避雷帶與避雷短針相結合組成接閃器系統。避雷帶宜采用鍍鋅圓鋼Φ10,由間距為1.0米,高為0.12米的支撐固定于女兒墻、屋面、墻壁及樓梯頂上,同時在屋面陽角梯屋頂四角上另加設Φ14,高0.5米的避雷短針,并在屋面加設不少于20mx20m或24mx16m的避雷帶網格.
3 防雷引下線的設計
利用建筑物柱內對角主筋作防雷引下線(Φ12), 利用建筑物基礎作接地體, 不僅可以節約鋼材, 有利于防腐, 而且比較安全這樣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中,,對金屬引下線的規定就己采取了降低引下線電磁干擾的措施,如多根引下線的分流作用,均勻對稱的布置在建筑物四周可相互抵消內部電磁場,利用建筑物的綱筋框架這個很好的屏蔽籠(法拉第籠)接閃引下雷電流。引下線主筋從上到下通長悍通,其上部(屋頂上)應與接閃器焊接,下部與基礎內接地體焊接,并分別與各層板筋、梁筋及樁籠縱筋、绔筋地梁面筋焊接通,構成一完整的電氣通路。
利用建筑物鋼筋做為引下線在施工,應配合土建施工按設汁要求找出全部鋼筋位置, 用油漆做好標記, 保證每層鋼筋上、下進行慣通性連接, 隨著鋼筋專業逐層串聯焊接至頂層。
由于利用建筑物鋼筋做引下線,是從上而下連結一體,因此不能設置斷接卡測試接地電阻,需在柱內做為引下線的鋼筋上,距室外護坡0.3-1.8米處的柱子外側,另焊一根圓鋼(Φ10)并至柱外側的墻體上,做為防雷測試點。
4 接地裝置
該類建筑防雷接地、電氣設備接地、弱電設備接地,防雷電波侵入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裝置。利用建筑物的基礎鋼筋作接地裝置,具有經濟、美觀、防腐性好、有利于雷電流流散以及壽命長等優點。我縣住宅樓大部分均是采用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符合 《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第3.3.5條第二款,混凝土內基礎也能滿足利用鋼筋混凝土作為自然基礎接地體的要求,建議推廣使用。
利用柱基礎作接地體時,對建筑物地梁的處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地梁內的主筋要和柱基礎主筋連接起來,并要把各段地梁的鋼筋連成一個環路,這樣才能將各個基礎連成一個聯合接地體,而且地梁的鋼筋形成一個很好的水平地環,綜合成一個完整的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值≤4Ω。
5 等電位連接
這部分過去很容易被忽視。,總等電位連結的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內部不同金屬部件間的電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經電氣線路和各種金屬管道引入的危險故障電壓的危害,它應通過進線配電箱近旁的總等電位連接端子板與進線配電箱的PE(PEN)母排;進出入建筑物的金屬水管及煤氣管道等作等電位連接。做法詳見等電位聯結安裝圖集97SD567。
6 防雷電波侵入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 增加了防雷擊電磁脈沖部分,由于現在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及計算機的普及而其關鍵部分均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對雷電造成過壓、過流等的防護能力比較薄弱,因此該部分應十分重視。
雷擊電磁脈沖的防護應采取如下措施:
對低壓架空進出線,應在進出處設置避雷器與絕緣子鐵腳、金具連在一起接到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當多回路架空進出線時,可僅在母線或總配電箱處裝設一組避雷器或其它類型式的過電壓保護器,但絕緣子鐵腳、金具仍應接到接地裝置上。
對電纜進出線,應在進出端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當電纜轉換為架空線時,應在轉換處裝設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金屬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于4Ω。
通過大量的工作實踐證明,其接地電阻值在4Ω以下,完全滿足住宅建筑三類防雷的要求。技術上達到規范、標準可行,經濟上實用美歡、大方,同時防雷效果也十分明顯。
參考文獻: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3《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4《氣象行政處罰辦法》
5《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6《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