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成年人精品视频,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目的和意義----以佛岡縣為例

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瀏覽次數:

文章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概念、政策法規等理論基礎上,通過對佛岡縣的分析,提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目的和意義。
  摘要:文章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概念、政策法規等理論基礎上,通過對佛岡縣的分析,提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目的和意義。
  關鍵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目的;意義;佛岡縣
  1、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概念及政策
  1.1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概念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干擬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于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以下簡稱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最終實現項目區內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1.2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
  根據《關于規范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土資發[2005]207號)、《關于進一步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169號)、《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38號)、《廣東省城鎮建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管理辦法》(粵國土資發[2006]247號)、《廣東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區實施規劃編制指南》等文件精神,探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工作。
  2、佛岡縣概況
  佛岡縣位于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邊緣,清遠市西南角,地域范圍是東經113°18′—113°47,北緯23°40′—24°07′,地處北江支流一級支流潖江的中上游,東北面與新豐縣為界,東南與從化市接壤,西南毗鄰清城區,北面與英德市相連,全縣地域面積1293平方公里。
  3、佛岡縣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分析
  3.1佛岡縣農村居民點整理的理論潛力測算
  2009年佛岡縣農村居民點面積為55673.7畝,而根據佛岡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近期農村人口將減少至22.80萬人。根據《村鎮人均建設用地指標》(GB50188-93),選用120.1~150類Ⅴ級,規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為00.1~120平方米/人(可減0~15平方米),結合新一輪規劃的核心思想——節約和集約用地、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和佛岡縣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規劃期間人均農村居民點面積按照110平方米控制,規劃期間,佛岡縣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控制為41040畝(22.8萬×120平方米),則規劃期間農村居民點城鄉掛鉤理論潛力規模為:
  農村居民點城鄉掛鉤的理論潛力規模=2009年農村居民點面積-規劃期間農村居民用地控制規模=55670.25畝-41040畝=975.58畝。
  3.2佛岡縣農村居民點城鄉掛鉤的現實潛力測算
  農村居民點城鄉掛鉤的理論潛力是指僅就居民點本身的條件,不考慮其它因素制約情況下的潛力。但實際上,農村居民點減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實施要取決于許多外部條件,如農村居民點減少一般受經濟能力、生產條件、農民的傳統觀念及自然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因此,農村居民點城鄉掛鉤的理論潛力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
  4、效益評價
  4.1經濟效益分析
  按照佛岡縣第一批呈現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實施情況來看,需要資金投入的主要有四個方面:規劃設計、測量調查費用、拆舊區房屋拆遷補償費用、拆舊區工程施工費用、安置區建設費用,這些大概是6萬元/畝,而按佛岡縣基準地價及現行市值估算,可出讓的土地市值約為18萬元/畝。
  4.2社會效益
  (1)通過規劃的實施,農業集中連片,農村居民點集聚布局,有利于協調好農、林、水利、建設、環保等部門用地關系,保護好基本農田,并為土地用途管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通過規劃的實施,便于節約和集約用地,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有利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逐步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3)通過規劃的實施,便于加強農戶之間的聯系,提高村民組織化程度,為發展鄉村文化創造了條件,有利于提高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構建“鄉風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4.3生態效益
  (1)通過規劃的實施,將布局零散的居民點整理成農地,與周邊大片農地連成一片,便于統籌安排農業生產,改善農作物生長環境,促進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土地生產力的提高,為建立現代農業奠定良好的生態基礎。
  (2)通過規劃的實施,農田防護林將更成體系,村內道路兩旁也將新建護路林,農田防護林、護路林的建設具有美化環境、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功能。
  (3)通過規劃的實施,安置區統一規劃、集聚布局,便于集中治理環境污染,切實解決好農村住宅于畜禽圈舍混雜、水源污水、垃圾散放等問題,有利于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創建“村容整潔”社會主義新農村。
  5、結論和建議
  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是加強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拓展城鎮建設用地空間,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措施。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程度,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能夠有效緩解用地供需矛盾,有利于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國土資源部關于規范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的意見[R]國土資發[2005]207號文,2005-10-01
  [2]莊杜明,加強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拓展城鎮建設用地空間——關于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政策的思考[J]國土資源通訊,2005(19):37
  [3]李如海,吳飛,關于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掛鉤政策的思考——以江蘇省為例[M]北京:中國論文下載中心網站,2006-02-04
  
相關文章推薦

中文核心期刊推薦

SCI核心期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