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醫學論文 瀏覽次數:
摘 要:目的:研究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的態度,為我國無陪護護理模式的全面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方法:隨機抽取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附屬醫院2019年6月開始實習的護生16名,運用質性研究中深入訪談法進行研究,并對問卷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綜合、總結得出結論。結果:18.75%的護生贊同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71.25%的護生不贊同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不贊同的原因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1.護理人員自身待遇,工作負荷,社會地位等方面;2.患者和家屬的支持和認可方面;3.社會國家基金投入、醫院管理等方面。結論:大多數護生不贊同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根據護生不贊同的原因和理由,我國及醫院包括社會大眾都要參與進來,從而全面調動大家的認可度和積極參與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護生以及未來護士執業的積極性,從護士的角度去提升護理質量,從而減少護患糾紛,為無陪護護理模式的開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無陪護護理模式;護生;態度;質性研究
前 言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維權意識和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1]與醫療單位陳舊的醫療、護理模式之間的根本矛盾,造就了當今國內居高不下的醫療糾紛事故的發生率。然而秉承了現代醫療理念“以患者為中心”從生理、心理及社會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的無陪護護理模式[2,5],將成為未來一定時期國內的一種必然的護理模式。本文通過對達州中醫院職業學院附屬醫院2019年6月份開始臨床實習的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認同度的質性研究,來反應新一代護理人員對無陪護護理模式的態度及相關的意見和建議。為無陪護護理模式未來在我國全面發展提供點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達州中醫院職業學院附屬醫院2019年6月份開始臨床實習的護生16名。納入標準:年齡大于或等于18歲,達州中醫院職業學院附屬醫院2019年6月份開始臨床實習的護生。接受過專業的護理教育,對護理行業通過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據統計16名護生中男生3名,占總人數的18.75%;女生13名占總人數的81.25%。與我國護士以女生為主的國情相符合,具有統計學意義。年齡區間在19-21歲之間的4名占總人數的25%;22歲及以上的12名占總人數的75%,被訪者年齡大于18歲有一點的認知和理解能力,他們的觀點和言語具有客觀真實性和代表性[6]。
1.2 研究方法
隨機抽取達州中醫院職業學院附屬醫院2019年6月份開始臨床實習的護生16名,運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法為理論依據,通過對16名護士進行深入訪談,并做好相關記錄和資料收集保存,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訪談地點選擇在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環境中進行。訪談結束后對手機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6]。
1.3 資料收集與分析
資料的收集是通過對16名護士的深入訪談并記錄的來,為了使資料客觀真實不因外界干擾而產生的誤差,訪談地點選擇在空曠、安靜沒人打擾的環境中進行,同時為了保證資料收集的完整性,訪談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之間。為了避免霍殤效應,本人在訪談過程中的提問討論盡量避免帶人個人情感。對于被訪者模棱兩可的答案進行了反復提問,或是資料返回再次提問討論來提高資料收集的客觀準確性。同時在交流中留心被訪者的表情和語氣變化并記錄在相應的文字旁邊,便于資料統計的真實、具體、深入。最后運用質性研究中現象學研究法為理論指導,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將資料概念化并從中提煉形成主題,并運用資料闡明主題得出結論模式[6]。
2 結果
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歸納、總結、影響護生接受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的因素主要體現在:1.護士自身待遇、工作任務繁重、社會地位不被認可;2.患者及家屬不支持和理解;3.我國經濟支持不足和政策不夠完善,醫院管理模式不符合無陪護護理模式的開展。
2.1 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的了解情況
經過資料統計分析,75%的護生對無陪護有所了解,并說了自己對無陪護的認識。如:護生N1:無陪護護理模式就是不需要家屬陪護,全天24小時由護士照顧的一種護理模式。護生N3:同于優質護理,相當于把基礎護理做好。護生N8像ICU那種,也像新生兒室那樣。護生N10:沒有護工護理的護理模式家屬陪伴也屬于,畢竟他們沒有專業的護理知識等。雖然個別的認識有差異或者誤差,但大多數還是抓住了無陪護護理模式無家屬在旁陪伴,由護士全面照顧患者生活起居,治療的概念的核心[,11,12]。
2.2 無陪護護理模式的概念
無陪護護理模式指患者住院期間,醫院規定相應的、固定的探視時間,醫生和護生承擔所有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療的所有活動,全天24小時陪護的科學管理、人性化服務的一種創新的護理模式[11,12,15]。
2.3 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的認同度
通過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贊同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活全面開展的護生有3名占總人數的18.75%。贊同的理由如下:護生N8:漲工資可以,休假時間延長或更多定期的免費體檢。護生N16:中國老齡化,獨子化的現狀,無陪護護理模式與我國現目前及以后的國情相符合,具有時代意義。
護生N15:我們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避免意外發生。有71.25%的護生不贊同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理由主要分為三個主要方面,概括如下:1.護士自身方面包括:工資待遇低,工作任務重,社會地位低下更不被社會大眾及家人、朋友認可,完全像個保姆的觀點被大多數護生提及,護理人員不足等。2.患者及家屬方面包括:患者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不信任和不理解,會加重家庭負擔,所以不接受這種新的護理模式。3.從我國國情和醫院方面包括:國家對醫療行業的投入資金不足,醫院管理模式陳舊不能適應無陪護護理模式的開展。
2.4 護生工作的單位或是科室開展無陪護護理模式護生會做出的選擇
通過對文件資料的分析和統計:18.75%的護生會選擇轉科或轉院,轉到沒有開展無陪護護理模式的科室或醫院繼續工作,理由如下:護生N7:想自己輕松一點;護生N13:不想放棄自己的專業。50%的護生選擇不會轉科或轉院理由:包括:護生N5:畢竟學了那么多年,要轉也得工作幾年,現目前不會轉;護生N16:我喜歡改變,喜歡變革,愿意接受時代的新產物,要與時俱進嘛;護生N14:無論怎樣都是工作不愿意因為一個新的模式而放棄自己的工作,為了工作什么都要做好;護生N15:既然國家和醫院開展這個模式,護生的工資就應該能上漲,畢竟多勞多得等等。
其中有3名護生占總人數的18.75%選擇放棄護理事業理由如下:護生N11:這種工作,一個普通護士就可以干的事,如果工資高還可以,如果低就完全沒有意義,還不如干其他的工作;護生N12:因為我不想干這行;護生N:因為太累。其中也包括2名護生占總人數的12.5%選擇了看情況這樣的答案理由如下:護生N9:如果不對我造成壓力,工資可以上漲,工作我能承受就應該不會;護生N10:要看待遇,如果工資上漲何樂而不為呢。
2.5 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優缺點的看法
通過對問卷資料的分析、統計、歸納得出護生眼中無陪護護理模式的有點和缺點主要通過1、護士自身工作方面;2、患者和家屬方面3、醫院和社會方面去體現。
2.5.1 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優點的看法
1.護生自身方面包括:更好的為患者服務,防止潛在并發癥和意外事故的發生。減少護患糾紛,真正實施整體護理[10]。2.患者及其家屬方面:減輕家庭負擔,特別是無子和獨子的老人。3.社會和醫院方面:減少醫院流動人口數量便于管理,降低院感發生率[9]。對院內物品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便于維持院內清潔。
2.5.2 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缺點的看法
1.護士方面:護理人員需求增多,任務加重,影響護理質量,加重護士心理負擔和負面情緒。同時不能體現本科護士的優勢,24小時陪護病人與同事交流少,對工作的相互配合有一定的影響。
2.病人和家屬方面:耽誤病人緊急情況下的治療,家屬不在對緊急情況下的病人治療與否造成耽誤和麻煩。家屬不在病人會產生孤獨感,自閉而不愿意與醫護人員交流病情,隱瞞病情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和積極治療。
3.社會和醫院方面:所有病人都一視同仁,管理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不具有靈活性,會產生很多矛盾和不公平現象。一般病人不需要24小時的陪護卻要與病重的患者交一樣的護理費。從而導致病人和家屬不滿。
2.6 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所要面臨的問題的認識
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體現:1.護士方面。2.患者和家屬方面。3.社會和醫院方面。1.護士方面:護理人員短缺[13],工資待遇與工作付出不成正比,護士積極性低,導致護理人才流失。護士在公眾心理的地位和認識都不夠準確。護理人員基礎護理操作的規范化培訓有待加強。
2.患者和家屬方面:患者的不信任,家屬的不放心,覺得護理人員能照顧好病人。病人和家屬的支持和配合尤為重要。病人和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認識不足,改變他們傳統對護士陳舊的觀念尤為重要,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增強他們的職業自豪感。3.社會和醫院方面:探視時間的規范化管理,護理人員的教育和儲備,我國人口大國醫療糾紛此起彼伏,人心惶惶,不利于和諧醫療環境的建立[7,9]。我國對醫療資金的而投入還需要增強,醫療保障管理還不夠完善。
2.7 護生對即將改變的護理模式的態度和應對方法
其中4名護生占總人數的25%選擇積極面對,與時俱進。1人占總人數的6.25%選擇放棄,不干了。11人占總人數的68.75%選擇走一步算一步的消極適應變化的狀態。
3 討論
根據上面的分析和統計學數字的表述可以看出大多數護生是不贊同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其中護士工作任務繁重、工資待遇低、社會地位不被認可這三方面是造成護生不贊同無陪護護理模式開展的主要原因。其中工資待遇的提高在每個環節和問題都被護生提及,可知現目前護士的工資待遇不被護生所接受,待遇的提高對他們而言是首要條件。
其實這也遵循了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學說中的人最基礎的需要就是生存,工資待遇是護士賴以生存的資金來源,被他們看重和提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符合客觀規律。從接下來的幾個問題中也不難發現大多數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抱有消極應對,走一步是一步的態度。護生對無陪護的支持與否積極與否,都將是無陪護護理模式在我國全面開展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8]。
所以加強對護生的先進思想的教育,培養護生積極的職業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尤為重要。護生消極的職業態度也包括在臨床實習中不被病人和家屬認可或者是看低的情況。改變社會大眾對護士這一職業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是我國醫療界所要努力的事情。這不僅有利于護患之間的有效交流和配合,減少不必要的猜疑和不信任,相應的就避免了一定的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有利于營造和諧的醫療環境。
4 小結
根據我國老齡化和獨子化的基本國情,和醫療界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無陪護護理模式的開展勢在必行,然而作為未來護理事業的后備軍和無陪護護理模式的實施者,護生對無陪護護理模式開展的態度直接影響著這一模式是否能順利的開展和取得樂觀的結果。所以在無陪護護理模式全面開展前了解護生的態度具有一定的建設性意義。
參考文獻:
[1]車杰,王麗軍,張暉.神經外科無陪護重癥病房的實施與效果[J].醫療裝備,2018(1):40-41.
[2]張曉霞.基礎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做法與成效.當代護士,2010,(12):200-2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關于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S].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0,5(1):14.
[4]石秀芳.兒科病房開展無陪護護理模式的SWOT分析.全科護理,2010,8(11):2985-2986.
作者:1 秦國玲 2. 楊小菊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