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農業論文 瀏覽次數:
摘要:基于 Corel draw 軟件制備蘆薈改性粘膠纖維 / 棉織物。選用蘆薈改性粘膠纖維 / 棉 / 混紡紗作為原料,基 于 Corel draw 軟件進行織物款式設計,通過改變織物組織與緯紗密度,制備織物,進行了性能測試,并優化了整個生 產工藝。結果表明,蘆薈改性粘膠纖維含量較多,則織物透氣性、透濕性、懸垂性良好;經紗密度與緯紗密度較小, 則織物透氣性、透濕性、懸垂性、褶皺恢復性良好。
關鍵詞:Corel draw,蘆薈,粘膠纖維,織物
在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的趨勢下,消費 者對于服裝要求不斷提高,親膚與舒適則成為了基礎性 要求。因此,蘆薈改性粘膠纖維與竹漿纖維等新型原料 實現了在服裝生產中的廣泛運用。其中,蘆薈改性粘膠 纖維即添加蘆薈全葉提取液,以此紡制生產的再生纖維 素纖維,帶有益于人體的氨基酸與多糖。而且蘆薈粘膠 纖維具備良好吸濕性、導濕性、抗菌性,可保障織物舒 適性。所以,基于蘆薈粘膠纖維的織物備受消費者歡迎 [1]。
1 蘆薈改性粘膠纖維 / 棉原料
1.1 規格 成 品
寬 150cm; 經 緯 紗 選 用 蘆 薈 改 性 粘 膠 纖 維 / 棉混紡紗;經緯紗線密度即 15.1tex;經紗密度 435 根 /10cm;緯紗密度 278 根 /10cm。
1.2 風格特性織物經緯紗選用白色與淺藍色作為主色調,紅棕色、 棕色與藍色搭配,和織物組織配合,在織物表層構成方 格網絡,強化織物立體感。織物組織沿著花紋進行表層 與內層經緯紗位置轉換,并把雙層織物相互銜接,以構 成整體,在強化保暖性能的基礎上,織就各式各樣炫彩 的織物 [2]。
2 蘆薈改性粘膠纖維 / 棉織物制備 基于 Corel draw 軟件進行蘆薈改性粘膠纖維 / 棉織 物設計與制備,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2.1 絡筒
選用中速、小張、降羽工藝,以自動化絡筒機開展, 由于經緯紗細密,為避免出現斷頭或降羽現象,基于絡 筒通道整潔,科學規范行車速度,降低到 1km/min。擋 車工人應定期對紗線通道進行詳細檢查,以確保紗線通 道內部不留存雜質,并進行絡筒實時檢測,即斷頭自動停止裝置、PZ 噴嘴裝置、槽筒表層狀況等等,一旦發現 問題,必須快速采取措施加以解決,避免由于設備故障, 出現疵筒。
2.2 整經
通過中速、小張、三均工藝,以分批整經機開展。 為避免張力不均勻,造成漿軸紗線倒頭或者絞頭,在整 經過程中,需要適度調整張力裝置,保證單紗張力處于 適當狀態,片紗張力保持君正。同時,還需強化車間優 化管理,提升操作控制水平,避免由于操作不當引發疵 點 [3]。
2.3 漿紗
在生產過程中,空氣濕度較大,為防止織物發生霉 變或者腐敗,漿料配合比中需適度增加防腐劑,即 2- 萘 酚。在漿紗階段,應選擇中速、小張、貼伏毛羽工藝, 以漿紗機開展。科學有效控制漿液的含固率、粘度與 pH 值等指標,以及上漿率、回潮率、伸長率,從而確保上 漿效果顯著。通過檢測,漿紗工藝之后,漿紗增強率上 升為 22.8%;減伸率即 41.1%;毛羽損失率即 86.6%。
2.4 穿經
穿經選擇四頁綜框,根據 1、3、2、4 順序飛穿,避 免由于經密過大,導致紗線出現粘連或者斷頭現象。停經片則選用四列,根據 1、2、3、4 順利穿過 [4]。
2.5 織造
通過中速、中張、早開、高梁工藝,以噴氣織機開展。 需要嚴格控制氣壓,避免過高,造成緯紗被吹散。同時, 還需強化噴氣織機設備詳細檢查工作,特別是異形筘、 噴嘴、緯檢測設備等引緯設備全面檢查,以保障引緯操 作有序完成。因為蘆薈改性粘膠纖維吸濕之后,強力損 失過于嚴重,這就需要增強織造車間溫度與濕度優化管 理,溫度控制于 20℃ ~25℃;濕度控制于 60%~65%。 為了有效保障布面整體質量,防止出現筘痕,后梁的高 低位置明確為 2。
2.6 后整理
制作完成的織物后整理包括燒毛、退漿、水洗、定性、 預縮。燒毛選擇對燒方式,而退漿選擇酶退漿方式 [5]。
3 織物性能測試分析
3.1 質量與厚度
選用電子天平與數字化織物厚度儀器對織物質量與 厚度進行檢測,織物組織與經緯紗密度相同時,蘆薈 改性纖維含量過少,則織物質量偏小;經緯紗密度與混 紡紗比例相同時,平紋織物與提花織物相比,質量、厚 度相對較小;織物組織、經緯紗密度、混紡紗比例相同時,緯密較小的織物質量偏小。
3.2 透氣
以織物數字化透氣性量測儀器進行透氣性檢測,測 試五次,以均值為最終值。蘆薈改性纖維 / 棉織物透氣 性相比蘆薈纖維織物,相對較差,而混紡比例對于織物 透氣性的影響相對顯著;緯紗密度相對較小的織物透氣 性良好,在密度逐漸縮小的趨勢下,織物纖維含量隨之 縮減,縫隙增大,透氣性也明顯提高;在織物組織中, 經緯浮長存在差異的不規則型織物內紗線聚集為束狀的 水平相對較高,相互交織的縫隙偏大,那么直通縫隙也 比較大,織物透氣性良好。
3.3 透濕
選用透濕杯,處于溫度 24℃、濕度 37% 環境下, 進行織物透濕性檢測。織物的蘆薈改性纖維含量較高, 則透濕性高,與棉纖維相比,蘆薈纖維的吸濕性與除濕 性明顯偏高。織物緯密較小,則縫隙大,說明織物纖維 透濕性良好。
3.4 懸垂
選用織物懸垂性風格測試儀器面向懸垂性進行檢測。 織物柔軟,則下垂性較大,光線遮擋效果好,懸垂性良好。 而硬挺度系數相對偏小,懸垂程度均值大。織物的蘆薈 改性纖維含量較高,則懸垂程度高,懸垂性良好。而緯 紗密度偏小,則織物的懸垂性較好。所以說,蘆薈改性 纖維織物與棉織物相對比,懸垂性偏高,在緯紗密度降 低影響下,懸垂性有所提高 [7]。
3.5 熱傳導
選用織物風格儀器進行織物熱傳導率檢測,蘆薈纖 維織物的導熱性高。織物導熱系數與空氣、纖維導熱系 數息息相關,靜止狀態的空氣導熱系數較小,所以,導 熱系數會在織物厚度逐步增大的趨勢下,呈現線性下降 狀態。織物的均浮長越長,則導熱性越小。這主要是由 于均浮長越長,則織物就會十分松脹,其中靜止狀態的 空氣含量就越高,這樣一來,織物克羅值就會隨之增大。 然而均浮長長度超出既定標準,則會造成織物中靜止狀 態的空氣穩定性降低,此時克羅值反而會下降。
3.6 褶皺回復
選用織物褶皺回復性檢測儀器對織物的褶皺回復角進行測試。處于 10N 負荷下,蘆薈改性纖維與棉織物的 結合比例與織物褶皺回復性密切相關,即在蘆薈改性纖 維含量逐步下降趨勢下,褶皺性呈現先降低后提高的狀 態。而緯紗密度相對較小時,則褶皺的回復角較大,褶 皺抵抗性強。此外,織物厚度與褶皺抵抗性息息相關, 厚度越大,褶皺抵抗性能就越好。
3.7 抗毛球
選用起毛球儀器對織物抗毛球性能進行檢測。轉數 設定為 60r,直徑 15cm,測量周圍 2cm2 以內的毛球數量, 選擇 5 個不同位置以均值為標準值,得知蘆薈改性纖維 / 棉織物結合比例對于織物的抗毛球性能影響并不顯著。 但是緯紗密度越小,織物毛球數量越多,則抗毛球性能 越差。這主要是由于緯紗密度過小,那么織物松散,極 易拉伸,出現毛球 [8]。
紡織論文投稿刊物:棉紡織技術(月刊)創刊于1973年,是由陜西省紡織科學研究所和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辦、全國棉紡織科技信息中心和《棉紡織技術》期刊社編輯出版的科技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4 結論
總之,蘆薈改性纖維織物服裝用性能與纖維含量、 織物密度、組織息息相關,蘆薈改性粘膠纖維含量較多, 則織物透氣性、透濕性、懸垂性良好,經紗密度與緯紗 密度較小,則織物透氣性、透濕性、懸垂性、褶皺恢復 性良好;絡筒工藝環節通過中速、小張、降羽工藝,基 于保障絡筒通道干凈,科學設置絡筒行車速度,定期詳 細檢測紗線通道,避免由于設備故障出現瑕疵;整經環 節選用中速、小張、三均工藝,為了避免因為張力不均勻, 造成漿軸紗線出現瑕疵,在整經環節,應合理調整張力裝置,確保單紗與片紗的張力保持在均衡狀態;織造階 段應遵守中速、中張、早開、高梁工藝,適度控制氣壓, 防止緯紗吹散;蘆薈改性粘膠纖維具備有益于人身體的 成分,適宜于生產各種風格類型服裝。
參考文獻
[1] 馬順彬 . 蘆薈改性粘膠纖維彈力色織物的生產 [J]. 棉紡織技術 ,2016(12):61-64.
[2] 趙菊梅 , 高小亮 , 劉華 . 棉與黑色蘆薈改性粘膠混紡針 織紗的生產體會 [J]. 棉紡織技術 ,2015.43;(09):72-75.
[3] 姚桂芬 , 劉海文 . 蘆薈改性粘膠襯衫用織物性能研究 [J]. 棉紡織技術 ,2014,42(1):31-34.
[4] 馬順彬 . 蘆薈改性粘膠纖維雙層織物的設計 [J]. 棉紡 織技術 ,2017,45(12):74-76.
[5]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一種蘆薈改性粘膠緯彈色織 物及其生產工藝 :CN201610804281.5[P].2016-11-23.
[6] 陳貴翠 , 陳燕 , 張立峰 . 蘆薈粘膠纖維針織物的性能研 究 [J]. 上海紡織科技 ,2014(3):13-15.
[7] 錢建忠 . 服裝紡織用吸濕發熱粘膠纖維制備方法與性 能研究 [J]. 粘接 ,2019,40(8):5-7.
[8] 何俊 , 王慧 , 楊璐 . 舒適型蘆薈改性粘膠纖維 / 棉織物 及其服裝的設計與生產 [J]. 上海紡織科技 ,2018(5):37- 39.
作者:錢建忠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