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介紹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是中華醫學會主辦的物理醫學與康復專業的高水平學術期刊,月刊。它是由原《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和《中華理療雜志》于2002年合并而成。《中華理療雜志》和《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分別于1978年和1979年在遼寧湯崗子和河北石家莊創刊。合刊后,改由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承辦。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以傳播最新信息為使命,以促進物理醫學與康復及多學科康復發展及改善殘疾人功能為已任。本刊涵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各個領域,致力于全面報道有關物理醫學與康復的最新進展及工作成就,著眼于從臨床康復、康復研究、康復教育三方面深入挖掘物理醫學與康復的精髓。每月1期,向讀者提供物理因子及其他方法的治療性應用的權威性信息。閱讀本刊,將使本專業及相關學科專業人員在了解殘疾患者功能恢復、各類疾病的物理治療、新的康復技術發展及電診斷學檢查等方面與國內外同行保持同步。
本刊常年重點關注的報道內容,包括神經-肌肉及骨骼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顱腦外傷、脊髓損傷、心肺疾患、急慢性疼痛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以及截肢、假肢與矯形器、助行器、治療性運動、步態研究、兒童殘疾等方面的主題。癌癥康復、老年康復以及康復教育和康復管理也是本刊報道的重點。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欄目
述評、論著、綜述、研究報告、經驗交流、講座、病例報告、會議紀要、書評、國內外學術動態、學術活動預告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投稿要求
1.論文應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名稱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需注明電話、電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聯系方式。
2.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3.來稿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譯者應保證該譯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任何可能的權利,并在可能的損害產生時自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編輯委員會或其任何成員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4.摘要和關鍵詞:摘要300字左右為宜,要求客觀反映文稿的主要內容;關鍵詞為3-5組。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均需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5.正文中標題用1、1.1、1.1.1……標明,內容應符合國家現行規范,并使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