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介紹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是由蘇州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雙月刊。前身為1906年創刊的《學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愈百年以來,學報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追蹤理論前沿,聚焦學術熱點,刊發既有問題意識又有理論深度的國內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新的優秀科研成果。期刊開設了“哲學與時代問題”“人文經濟學研究”“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研究”“社會保障專題研究”“新興權利與法治中國”“經濟提質與管理創新”“明清近代詩文研究”“數字傳播與媒介文化”“歷史學研究”等專欄和諸多學術熱點專題。現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入選中宣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期刊重點專欄建設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期刊,被評為全國高校權威社科期刊,榮獲江蘇省新聞出版政府獎,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重點社科理論優秀期刊。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欄目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哲學與時代問題_生成式AI的哲學反思、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研究、新興權利與法治中國_新興權利法律問題研究、新興權利與法治中國_擔保制度專題研究、經濟提質與管理創新、明清近代詩文研究、數字傳播與媒介文化_群體傳播與媒介治理研究、歷史學研究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19992008-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2022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筆名)應署于篇名之下,并另起一行加圓括號注明作者的單位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如為多位作者,且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序號1、2……,并在圓括號內相對應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等內容。
2.摘要以200~300個漢字為宜,應以第三人稱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和提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主要觀點等,避免以“本文”“論文”“作者”或“本研究”等作者語,避免以“認為”“指出”等類詞語表述,也無須對文中觀點進行評價。
3.表格表格設計科學、簡明,一般使用三線表,不用豎線,按出現順序列出表序,并在文中相應處提示,如“見表1”。一般把自變量作為列,因變量作為行。
4.字母符號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符號和標準化、規范化的名詞、術語。常用的統計學符號規定如下:樣本總數用N,樣本數為n,平均數為M,標準差為SD,t檢驗為t,F檢驗為F,卡方檢驗為χ2,相關系數為r,顯著性為p。以上符號均為斜體。
5.正文中引證文獻的標注。對正文中的術語、概念、觀點和資料進行解釋、辨析或評論,以頁下注的形式進行標注,正文中使用右上標“①、②……”。對直接或間接引證的文獻說明出處,以尾注的形式作為參考文獻標注,正文中對應出使用“[1]、[2]……”加頁碼的右上標形式。直接引文一般需加引號,如果篇幅比較長或者需要特別強調,可不加引號,另起行,以自成段落的形式出現,段落左邊整體縮兩格(第一行縮四格),并變字體,與正文相區別。正文中的注釋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對專門詞語做注釋時除外,注釋號可緊隨其后)。
6.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引文在文中出現先后順序排列,同一來源僅以第一次出現的序號為準,不重復出現。每一項需列出文獻主要責任人、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處、出版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