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介紹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復旦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主要刊載文、史、哲、經(jīng)、法等學科論文。創(chuàng)刊于1935年6月,是我國最早的大學學報之一。1978年復刊,并為此組成了直接由校黨委領導的文科學報編輯部。
本刊自復刊以來,積極反映復旦師生在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在推動復旦師生為國家的現(xiàn)代化事業(yè)服務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學報貫徹黨的“雙百”方針,為繁榮我國的學術探討而努力。學報鼓勵研究新情況,探討新問題,經(jīng)常發(fā)表具有新鮮見解、材料、方法的學術論文;注意評述社會科學的新發(fā)展、介紹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新成就,還十分重視對國內(nèi)外學派的評價工作,因而常以其新穎的內(nèi)容而吸引廣大讀者。學報立足本校,面向國內(nèi)外,思路開闊,具有一定的深度,在國內(nèi)外享有一定聲譽。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欄目
西方哲學研究、青年學者論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世界史研究、跨越空間的文化、中國新型大國外交研究、政治學研究、經(jīng)濟增長與社會發(fā)展研究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1999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2022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稿件應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練、可讀性強,每篇論文必須包括中英文題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單位、中英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名及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
2.作者介紹包括姓名、單位全名、職稱(或?qū)W位)。
3.原告摘要約有200個字,摘要應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獨立性和自我包含,關鍵詞3-5應附加。
4.基金支持的項目技術人員必須在括號中顯示詳細的“項目名稱”和具體的“項目批準號”。
5.本報不管是敘述性注釋還是簡單的引文,在文本中使用①、②、③、④等,在要注釋的最后一個單詞或標點符號的右上角標記,將相關頁碼標記在頁面下方,以與文本相同的方式引出注釋。
6.標點和相關數(shù)字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執(zhí)行,即GB/T15835-1995 《標點符號用法》和GB/T15835-1995 《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
7.實施雙向匿名審查系統(tǒng)。通過本報推薦的稿件經(jīng)編輯部初審通過,將隱瞞作者姓名、職位、服務機關等個人信息,提交給本報邀請的審查專家審查。寫作者的文章時,要避免暴露作者個人信息的話。
8.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在參考文獻或注釋中寫出,否則責任由來稿人自負。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請勿列入?yún)⒖嘉墨I,可在文中加腳注,說明作者、文題和來源。
9.在文稿首頁頁腳處注明基金項目、作者簡介等信息。如果論文涉及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nèi)容,請寫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學位、職稱,研究生文章需其導師任通訊作者,并注明通訊作者的職稱、是否碩博導師、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