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與加工雜志介紹
《保鮮與加工》雜志是由天津市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的全國唯一以農產品保鮮與加工為主要內容的技術類科技期刊,2000年創刊以來,我們始終堅持辦刊宗旨,全面推行以質量為中心的辦刊機制,追蹤國際同類研究發展前沿,以市場為導向,主要設置了專家論壇、保鮮研究、加工研究、專題論述、技術指南、科技前沿、政策法規、行業資訊、科普沙龍等欄目,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術水平與科技普及技術指導兼顧的特色,每年按期發行期刊12期,遍及全國除港澳臺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為我國農產品保鮮與加工行業的技術進步及其相關技術產品產業化開發和科技普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刊辦刊宗旨: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以市場為導向,廣泛宣傳國內外農產品保鮮與加工的新技術、新成果,并以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核心,推動農產品保鮮加工產業化的發展。
本刊一方面及時刊登我國保鮮與加工產業科技發展的新成果、新技術,目前在物流保鮮技術、采后病害規律、新型保鮮技術與機理等方面的論文報道與引用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已成為我國農產品采后技術領域科研院所、大學院校等科研人員的重要參考刊物,同時這些上游科研單位的科技人員也積極將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本刊上,不但增加了稿源,也大大提升了投稿的質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本刊面向農產品保鮮與加工行業從事相關產品研發的科技人員、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農業行政管理干部、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及廣大從事農產品保鮮與加工產品的生產、開發的農民等,以農產品保鮮與加工新穎與實用的技術和產品為龍頭,登載報道一些農產品保鮮與加工基礎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設施、新材料及國內外保鮮與加工的實用技術與市場信息情況等,使《保鮮與加工》雜志成為了他們的“工作手冊”與“風向標”,幫助他們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創刊至今短短的十幾年中,本刊的學術影響力與在行業內的作用得到穩步提高,實現了多次跨越:2003年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2005年被評為天津市優秀期刊,2008年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在眾多的期刊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北方優秀期刊獎”, 2011年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2021年榮獲“天津市優秀出版物獎期刊獎”。本刊已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超星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絡版)》(Ulrichsweb)等收錄。2014年和2017年均入編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