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SCI論文百科 瀏覽次數:
ORCID是什么?論文投稿必須提供嗎?ORCID是一種全球通用的學術身份標識系統,旨在解決研究者因姓名重復、拼寫差異或機構變動導致的身份混淆問題。論文投稿是否要提供要看期刊的要求,有的期刊是必須帶的,尤其是知名頂刊,有的期刊要求并沒有那么嚴格。
一、ORCID的定義與核心功能
1、唯一標識符
ORCID由16位數字組成(如0000-0002-1825-0097),具有唯一性和持久性。即使研究者變更姓名、機構或研究領域,其ORCID iD仍終身有效,成為學術領域的“身份證”。
2、學術成果管理
通過ORCID,研究者可將所有學術活動(如論文、數據集、基金項目、專利等)關聯到個人賬戶,形成完整的學術檔案。這些信息可通過API與其他科研系統(如Scopus、ResearcherID)互操作,實現數據自動更新與共享。
3、解決身份歧義
例如,同名研究者(如“張偉”)或姓名拼寫差異(如拼音與英文名混用)可能導致成果歸屬錯誤。ORCID通過唯一標識符精準匹配研究者與其產出,避免學術成果被冒用或誤認。
4、提升科研效率
在投稿或申請基金時,ORCID可自動填充個人信息(如單位、郵箱、發表記錄),減少重復填寫表單的時間。部分期刊和資助機構(如PLOS、NIH)已集成ORCID系統,支持一鍵關聯。
5、隱私控制
用戶可自主設置隱私權限,選擇公開、部分共享或隱藏個人信息,保護敏感數據。
二、論文投稿是否必須提供ORCID?
1、必須提供的情況
期刊或出版商要求:包括《自然》(Nature)、愛思唯爾(Elsevier)、IEEE等在內的9000多種期刊明確要求投稿時提供ORCID iD,尤其是通訊作者。
基金申請:部分資助機構(如Wellcome Trust、NIH)要求申請者綁定ORCID,以核實學術背景與成果。
2、非強制但推薦的情況
部分期刊或學科:某些期刊雖未強制要求,但鼓勵作者注冊ORCID以提升審稿和出版效率。
職業發展需求:ORCID可幫助研究者建立國際化學術履歷,增強成果可見性,尤其在跨機構合作或跨國求職中作用顯著。
三、ORCID的注冊與使用建議
1、注冊流程
訪問官網,填寫姓名、郵箱并設置密碼,1分鐘內即可免費獲得ORCID iD。
建議使用穩定的郵箱(如機構郵箱),避免因更換聯系方式導致賬戶失聯。
2、投稿時的應用
在期刊投稿系統中綁定ORCID iD,通常需通過賬戶授權登錄以驗證身份。
確保個人檔案中的單位、職稱等信息與投稿材料一致,避免因信息不符導致審核延遲。
3、長期維護
定期更新學術成果(如新發表的論文、參與的基金項目),利用自動同步功能減少手動操作。
通過ORCID生成學術簡歷,用于求職、晉升或合作邀約。
總之,ORCID作為學術界的“數字身份證”,通過唯一標識符解決了身份混淆問題,并提升了科研管理效率。盡管并非所有期刊強制要求提供,但其在學術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科研人員應盡早注冊并維護ORCID賬戶,以應對國際期刊投稿、基金申請及職業發展的需求。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