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SCI論文百科 瀏覽次數:
學者們發表sci論文是很常見的,而選擇期刊時分區,影響因子是重點要考慮的,大家都想要選擇影響因子高,分區高,屬于一區、二區的刊物,而一些10分雜志分區才二區,為什么sci期刊影響因子高分區不高?這是作者感到困惑的。
其實這在學術領域是比較正常的,不同領域的sci期刊影響因子和分區差異巨大。比如環境科學類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響因子10+,中科院分區才二區,而農學類期刊Crop Journal影響因子比較低,中科院分區穩定一區。但從JCR分區來看,兩者都屬于1區(Q1),不同領域期刊無法比較的道理大家都懂,這也需要大家了解清楚影響因子,分區的概念。
一、影響因子計算:這是衡量SCI期刊水平繞不開的標準,那么影響因子是如何計算的呢?定義上,影響因子即為期刊在當前JCR年獲得的總引用次數與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學術論文的比值。
劃重點:期刊本年度影響因子只跟前兩年發表的文章有關系,每年7月份之前想知道期刊的即時影響因子就很方便了,需要的數據都能在JCR網站里找到,代入公式計算即可得出。7月之后參考JCR公布的影響因子即可。
所有來自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引文都會被用來計算影響因子的分子,但只有被 Web of Science 中的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期刊才出具影響因子,后來ESCI收錄的期刊也具有了影響因子。
二、JCR和中科院分區:
SCI期刊的分區有兩種,一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區,即JCR分區;二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于JCR 收錄期刊的影響因子。
兩者的關鍵區別如下:
1. JCR分區是按照期刊本年度的IF排名進行劃分,中科院的分區則采用期刊近3年的平均IF作為劃分分區依據.
2. JCR分區較為平均,而中科院分區是金字塔結構;顯然中科院的一區和二區雜志很少,雜志質量相對也高。
3. 采用中科院分區后往往出現“掉區”的情況,有的人發表的論文按JCR分區標準算Q1,而按中科院分區算二區甚至三區。
4. 中科院分區除了大類分區,還有小類分區,并且會出現某些雜志大類和小類分區不一致的情況。
最后總結來看,研究熱點的影響也是不同領域的期刊IF、分區差異較大的根本原因。即使同為醫學類,免疫類SCI與腫瘤類SCI也無法比較,但無論是JCR分區還是中科院分區都能體現期刊的質量水平。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哪個更合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單位以哪個為準。但各位科研人也不用過于糾結,無論是中科院分區還是JCR分區都只是評價期刊的指標之一,理性看待即可。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