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SCI論文百科 瀏覽次數:
英文論文和中文論文一樣,在投稿時是需要查重的,編輯部在收到文章后首先做的也是查重,而有些作者想要提前進行查重,提高投稿錄用率,那么sci論文提前查重是學術不端嗎?只要是正規的查重,走正規流程就不會涉及學術不端。
但是有的作者總是忽略一些細節,提前查重操作不當的話,也可能出現學術不端的行為:
1、學術不端的第一種可能
某作者隨意選了一家查重機構,根據要求需要提供姓名和單位,這位作者為了不泄露自己的真實信息,確定編造一個單位和姓名,論文檢測重復率只有12%,就興高采烈地去投稿了,結果被告知學術不端。這就告誡大家在檢測時要寫真實姓名,不然你投稿的時候,編輯已上傳文章,系統就會檢測到同一篇署名不同的論文,前面的論文是原創,你的肯定就是假的,抄襲的,甚至是交易得來的。
2、學術不端的第二種可能
三個人合作了一篇文章,定了其中一位是第一作者,因此查重、投稿時候都是第一作者負責,為了檢測方便,沒有提供另外兩名作者的信息,于是投稿的時候,系統自動檢測到文章多加了兩個作者,被判定為學術不端,半年內不得發表論文。這就說明提前查重時也是有幾個作者就寫幾個作者,不然后續發文章加作者就是學術不端的行為。延伸知識閱讀:sci文章多次潤色算學術不端嗎?
3、學術不端的第三種可能
一篇建筑專業的sci論文,在檢測時時用的是建筑專業某本期刊的查重系統,但是在后來投稿時選擇的是別的期刊,這種會可能會涉及到一稿多投,也是學術不端行為。兩個同樣性質的雜志社查了同一作者的同一篇稿件,這就會涉及到學術不端。
可見sci論文提前查重是一件嚴謹的事情,學術不端行為是指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出現的違背科學共同體行為規范、弄虛作假、抄襲剽竊或其它違背公共行為準則的行為。大致都把現有主要的學術不端行為分為以下這四類:抄襲、偽造、篡改及其他。“其他”主要包括不當署名、一稿多投、一個學術成果多篇發表等不端行為。
因此建議作者在安排sci論文時一定要實事求是,想要提前查重一定要找正規的機構,或者是還有相關疑問,也可以聯系在線學術顧問,他們經驗比較豐富,可提前為您查重,并且協助您提交稿件,避免出現學術不端的行為。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