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介紹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是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期刊,刊號:ISSN 1006-9771,CN 11-3759/R,月刊,每期124頁。郵發代號82-35,國外郵發代號:M-6607。
主要報道康復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面向從事康復科研、臨床、教學的工作者,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臨床各科醫師和大專院校師生等。辦刊方針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積極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宣傳全面康復為宗旨,反映康復醫學等方面的重大進展,促進學術交流。同時,不斷增加社區康復內容。
每期設立專題,對國家級科研課題、省部級科研課題類論文及符合專題內容的稿件,本刊采用快速通道盡快發表。同時,還會兼顧臨床和基層稿件等。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欄目
專題 康復政策與發展研究、消息、基礎研究、綜述、臨床研究、臨床觀察、社區康復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投稿要求
1.譯稿請事先征得翻譯版權并在文后予以說明,如出現著作權爭議,后果由譯作者自負。
2.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做主語,50-200字為宜。
3.論文標題一般不用縮略語,即使不得不使用,也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
4.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5.稿件應為未公開發表的作品,凡來稿,均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