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繁榮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機會,不但拓寬了農戶的銷售渠道,也為農戶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文章構建了由資金受限的農戶和電商平臺組成的農產品供應鏈,農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平臺作為中介收取傭金,并實施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基于銀行融資和平臺融資,文章分別探討了農戶和平臺在 Stackelberg 博弈和 Nash 博弈下的最優決策和利潤,并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發現,貸款利率和產出風險等因素對供應鏈成員融資模式的選擇有重要的影響。當滿足一定條件時,平臺融資下農戶的生產投入量更高且供應鏈成員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同時,與 Nash 博弈相比,Stackelberg 博弈下供應鏈成員的利潤會更高。

">

欧美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成年人精品视频,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系統科學與數學雜志投稿格式參考范文:電商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生產和融資策略研究

時間:

  1 引言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農產品銷售渠道逐漸由傳統的線下渠道轉向線上渠道,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通過平臺直接將農產品賣給消費者。根據商務大數據監測,2023 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 5870.3 億元,同比增長 12.5%,約是 2014 年的 5 倍。農產品網絡銷售成為農民增收的首選。在網絡銷售模式下,為獲取更多的傭金收入,平臺通常會實施促銷手段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農產品,如京東使用大數據技術、算法或使用直播向客戶提供準確的產品推薦。然而,在農業生產中,由于農作物的生長周期較長且前期生產資料投入較多,使得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資金壓力。以東北地下冬暖式大棚種植蔬菜為例,一個冬暖式大棚投入需十五萬左右,僅靠農戶個人資金難以支撐這種生產投入。因此,農戶通常選擇融資來解決生產及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

  傳統籌集資金的方法主要是銀行融資,然而,由于信息不對稱、農戶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農業生產過程中面臨產出風險等,銀行會將農戶視為放貸的高風險候選人。因此,銀行融資通常是農戶緩解資金壓力的一個低效渠道。但在電商參與下,平臺為支持農戶生產,會與銀行合作,將農戶的信息資料(如平臺上的交易數據)告知銀行,這樣一些信用較高的農戶可以直接進行銀行融資。另外,電商平臺自身如今也在擔任金融提供者的角色。例如,2015 年,京東金融發布農村信貸品牌 “京農貸”,分別針對農資和農產品信貸,推出 “先鋒京農貸” 和 “仁壽京農貸” 兩款產品,具有期限長、利息低、額度高、貸款申請快速便捷等特點。此外,阿里巴巴集團推出的面向農村農戶的 “旺農貸” 項目也為農村的小微經營者以及種植養殖者提供了純信用小額貸款服務。據甘肅農民報 2019 年 11 月 14 日發布的《天貓 “雙十一” 農產品銷售破 70 億》顯示,累計到 2019 年 11 月 11 日,阿里巴巴已為 897 萬 “三農” 用戶提供了 8169 億元貸款。

  近年來,不少學者探索了農產品供應鏈融資問題。在傳統的銀行融資模式上,魯其輝等分析了政府補貼與政策性擔保對農業供應鏈運營的影響及其差異。在供應鏈內部融資模式上,陳永輝等探討了農戶和收購方的最優決策問題。彭紅軍和龐濤分析了產出風險和政府補貼政策下農產品供應鏈最優的融資和運作策略。林強等探討了在非定向融資和定向融資下農戶和公司的最優決策??紤]包括一個風險規避的資金約束農戶和一個風險中性的農產品經銷商的訂單農業供應鏈,Shi 等研究了貸款保證保險和產量保險下供應鏈成員的最優策略。楊浩雄等研究了產出不確定和內部融資下農產品供應鏈最優的生產投入量決策??紤]到農戶自有資金的影響,李琳和盧永康分別研究了在無融資、無政府貼息下的生產農資融資和政府貼息下的生產農資融資下農戶和公司的最優決策。此外,為了探究不同的融資模式對農戶最優決策的影響,許多學者也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如郭娜和王文利分析了收購公司和農戶對外部融資方式和內部融資方式的選擇意愿以及訂單農業供應鏈的融資方式選擇結果。葉飛等探討了在銀行信貸、貿易信貸和組合信貸下農產品供應鏈的生產和融資策略問題。史立剛等研究了銀行貸款融資和預付款融資下農戶和公司的最優決策。余建軍等考慮了由農戶和公司組成的兩級農產品供應鏈,研究在銀行融資和預付款融資下供應鏈成員的最優決策。

  而在平臺供應鏈融資問題上,也有不少學者開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在平臺融資的問題研究上,Gong 等發現平臺融資對賣方和平臺都有利。Yan 等探討了雙向搭便車行為和平臺融資對供應鏈各成員定價、銷售努力和訂貨量的影響??紤]平臺和零售商之間存在價格競爭以及零售商和供應鏈的風險規避行為,陶毅等研究了電商融資下供應鏈各成員的最優決策及其效用。考慮平臺的擔保服務,Chang 等研究了電子商務市場在線渠道的擔保融資,分析了最優組合策略與渠道銷售模式和擔保融資方案的均衡性。此外,還有部分學者研究平臺融資和其他融資的區別。基于供應鏈內部融資和平臺融資,Gupta 和 Chen 探討了資金約束的供應商和平臺之間的 Stackelberg 博弈問題。

  基于第三方物流融資和平臺融資,Rath 等探究了電子零售商存在運營風險且貸款人存在信用風險時供應鏈成員的最優運營和融資決策?;阢y行融資和平臺融資,Rath 等考慮存在供應風險時供應鏈成員如何選取融資方式。李麗君等研究在不同市場結構下制造商的定價和融資策略。Tao 等研究了資金約束零售商的訂貨和服務策略。周永務等研究了上下游供應商的最優訂貨和融資決策。考慮一個由制造商和電商平臺組成的兩級供應鏈,湯婷等研究了資金受限的制造商采用兩種渠道銷售產品時的融資偏好問題。Wang 等探究了平臺考慮社會責任的情況下,轉售和代理同時存在時資金有限的農戶對不同融資模式的偏好。Lu 等探究了一個由一個平臺和一個具有產出不確定性的農戶組成的兩級供應鏈,并且平臺可以向農戶提供數字技術賦能。

  綜上所述,現有文獻在農產品供應鏈融資和平臺供應鏈融資領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顯著進展,但還有如下一些問題沒有考慮:目前關于農產品供應鏈融資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傳統的訂單農業供應鏈,較少考慮電商平臺的參與。而在平臺供應鏈的融資問題上主要考慮的是市場需求風險,較少考慮產品的產出風險。文獻雖然都基于銀行融資和平臺融資研究了電商平臺參與下農產品供應鏈的相關問題,但是文獻探究的是雙渠道供應鏈中的戰略決策,文獻研究的是轉售模式下農戶和平臺的融資偏好。與上述文獻不同,本文考慮的是農戶在平臺上直接銷售農產品并向平臺支付傭金,此外,本文還考慮了平臺的促銷努力對供應鏈成員的影響。

  基于此,本文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上,考慮了由農戶和電商平臺組成的兩級供應鏈,農產品存在產出風險,平臺會通過付出一定的促銷努力吸引消費者購買農產品,基于銀行融資和平臺融資兩種融資模式,研究在不同博弈下農產品的生產和融資策略問題。本文的主要貢獻如下:1)以電商平臺參與的兩級農產品供應鏈為研究對象,探究了貸款利率和生產成本等因素對供應鏈成員的利潤影響以及融資偏好;2)考慮了當農戶在電商平臺上直銷時,電商平臺會付出促銷努力水平,并探究了相關參數對平臺決策的促銷努力水平的影響;3)研究結果表明,貸款利率和產出風險等因素會顯著影響供應鏈成員的融資偏好。當農戶選擇平臺融資時,平臺會付出更多的促銷努力,且在一定條件下平臺融資可以使得供應鏈成員獲利更多。此外,相較于 Nash 博弈,Stackelberg 博弈下供應鏈成員會獲得更高的利潤。

  2 基本模型構建

  2.1 問題描述

  考慮一個存在資金約束的農戶和平臺組成的兩級農產品供應鏈,農戶生產單一農產品并通過平臺將產品賣給消費者,平臺作為中介收取一定比例的銷售收入作為傭金。由于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參考史立剛等,農產品的實際產出為其中 q 為農戶生產投入量,X 為一個連續的隨機變量,其概率密度函數為累積分布函數為,均值為 1,標準差為 σ。在銷售期初,為吸引消費者,平臺將會實施促銷手段,在農產品生產期前,由于農戶初始資金受限,需要向銀行或平臺進行融資。

  根據農戶在決策生產投入量之前能否知道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本文將考慮兩種情形:1)農戶能夠知道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此時平臺和農戶之間進行 Stackelberg 博弈。平臺作為領導者,決策促銷努力水平,農戶作為追隨者,決策生產投入量;2)農戶無法知道平臺的促銷情況,此時農戶和平臺之間進行 Nash 博弈同時做出決策。本文將分別探討農戶和平臺在兩種博弈和不同融資模式下的最優決策和融資策略問題。

  2.2 基本假設

  在構建兩種融資模式下農戶和平臺的最優決策模型之前,先提出以下基本假設。

  1)參考 Yi 等,假設農戶的初始資金為零,農戶生產成本函數為。農戶在農產品成熟后直接在電商平臺上進行銷售,中介平臺向農戶收取傭金,假設電商平臺抽取的傭金比例為,那么電商平臺抽取的傭金為。

  2)參考 Ha 等,假設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為付出的努力成本為,其中 h 為促銷努力成本系數。為了保證最優結果是正數,因此本文假設。

  3)為滿足生產資金的需求,存在資金約束的農戶需要向銀行或者平臺借款,參考 Lu 等,假設銀行和平臺貸款利率分別為和,和為外生變量。

  4)農產品銷售價格為 p 參考林強等,假設農產品的逆需求函數為,其中 α 表示農產品的市場規模,b 為農產品的價格彈性系數 k 為促銷努力對價格的影響系數。

  3 銀行融資和平臺融資下供應鏈成員最優決策

  3.1 銀行融資

  在銀行融資模式下,期初農戶向銀行申請貸款額用于生產,期末還款額為。農戶通過平臺向消費者銷售農產品獲得銷售收入,平臺則獲得農戶銷售農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傭金。

  3.2 平臺融資

  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不僅可以獲得傭金收入,還可以獲得融資收入。期初農戶向平臺申請貸款額用于生產,期末還款額為。農戶通過平臺向消費者銷售農產品獲得銷售收入,平臺則獲得農戶銷售農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傭金和貸款利息。

  4 靈敏度分析

  結合實際情況和上述模型可知,貸款利率、生產成本以及促銷努力對價格的影響系數等因素會對供應鏈成員的最優決策和利潤產生重要的影響,參考陶毅等和 Lu 等,本節將探討上述參數對供應鏈成員的最優決策和利潤的影響。

  推論 1 表明供應鏈成員的最優決策以及期望利潤均與促銷努力對價格的影響系數正相關。其原因是當促銷努力對價格的影響系數 k 增大時,在相同的促銷投入下可以獲得更優的促銷效果,平臺的利潤隨之增加,由此就會刺激平臺加大促銷投入,農戶也會加大生產,進而獲得更多的收入。

  推論 2 1)表明當供應鏈成員進行 Nash 博弈時,無論是銀行融資還是平臺融資,平臺決策的促銷投入與貸款利率及農產品生產成本均反相關。其原因是在 Nash 博弈下,農戶無法事先知道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而且貸款利率的增加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的上升對農戶的生產投入量會有抑制作用,導致平臺所獲得的傭金收入減少,因此平臺減少促銷投入。

  當供應鏈成員進行 Stackelberg 博弈時,在銀行融資模式下,平臺最優的促銷努力水平不受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的影響。其原因是若銀行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會下降,由于此時農戶作為追隨者是可以得知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的,若平臺進一步減少對農產品的促銷,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會大幅降低,平臺的傭金也會減少,因此平臺不會減少促銷投入。但是銀行融資模式下,平臺僅能獲得傭金收入,隨銀行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平臺的利潤也會減少。在做促銷決策時,平臺會考慮到促銷成本的因素,如果加大對農產品的促銷投入,其增加的銷售傭金收入抵消不了促銷成本的增加,因此,平臺也不會加大對農產品的促銷投入。

  而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最優的促銷努力水平與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正相關。其原因是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可以通過貸款利息獲得收入,隨著平臺貸款利率上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農戶的生產投入量會減少。為刺激農戶生產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平臺將加大對農產品的宣傳和促銷投入。

  推論 2 2)表明在銀行融資模式下,農戶決策的生產投入與利潤一直與銀行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反相關。在平臺融資模式下,當供應鏈成員進行 Nash 博弈時,農戶決策的生產投入與利潤也與平臺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反相關,而當供應鏈成員進行 Stackelberg 博弈時,只有滿足一定條件此結果才會成立。

  其原因是隨著貸款利率上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農戶生產意愿會降低,在 Nash 博弈下,農戶不知道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其生產投入量就會隨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的增加而減少。因此,在 Nash 博弈下,無論哪種融資模式,農戶的利潤均會降低。此外,在 Stackelberg 博弈的銀行融資模式下,雖然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不受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的影響,但農戶的生產投入量會受到貸款利率上升和單位農產品成本增加的直接影響而減少,因此其利潤降低;而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為了刺激農戶生產,會加大促銷力度,在一定條件下抵消了貸款利率上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當促銷成本較高時,平臺考慮到自身的利益不會增加太多促銷投入,此時無法抵消貸款利率上升和成本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農戶的生產投入量和利潤就隨之降低。

  推論 2 3)表明在銀行融資模式下,平臺利潤與銀行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反相關。而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只有銀行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滿足一定條件時此結果才會成立。其原因是隨著貸款利率上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在銀行融資下,農戶的生產投入量會減少,平臺獲得的傭金收入會隨之減少。而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不僅可以獲得傭金收入,還可以獲得融資收入。隨著貸款利率上升且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平臺融資收入會增加,但傭金收入會減少。當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較低時,融資收入增加幅度高于傭金收入減少幅度,平臺利潤會增加;而當貸款利率和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時,融資收入增加幅度低于傭金收入減少幅度,平臺利潤會減少。

  5 不同融資策略和不同博弈方式的比較分析

  上文分析了不同博弈和融資下的供應鏈運營策略,得到了農戶與平臺的最優利潤。本節通過對比分析不同博弈和融資下農戶與平臺獲得的最優期望利潤,得出供應鏈雙方在不同博弈下的融資偏好以及不同博弈的優劣。本文通過產出不確定下供應鏈成員最優決策與期望收益的對比分析,發現供應鏈雙方融資偏好的選擇主要與貸款利率、平臺促銷成本系數以及市場規模等因素有關,因此,可得如下命題。

  5.1 Stackelberg 博弈下不同融資模式的比較

  命題 5 ,隨 σ 增大,與的差距會逐漸縮小。

  命題 5 表明,平臺融資模式下電商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會更大,但隨著產出風險增加,兩種融資模式下電商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的差距會減少。其原因是在平臺融資模式中,平臺擔任著金融提供者和渠道分銷者的雙重角色,此時平臺傾向于投入更多的促銷努力水平以獲得更高的融資和傭金收入。但是平臺的促銷投入會隨著農產品產出風險的增加而減少,且在平臺融資模式下減少更多,因此產出風險增加將導致兩種融資模式的差距縮小。

  命題 6 表明,當銀行融資利率和平臺融資利率的比值小于某一臨界值時,農戶會傾向于選擇銀行融資并且在銀行融資下生產投入量會更多。然而,當兩種融資模式下貸款利率相同且銀行貸款利率高于平臺貸款利率時,平臺融資模式下的農戶生產投入及利潤都會更高。

  推論 3 表明,農戶融資模式的選擇受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且銀行融資利率和平臺融資利率比值的閾值與促銷努力對價格的影響系數反相關,與產出風險及促銷成本正相關。當促銷努力對價格的影響系數增加時,更好的促銷效果會促使著平臺加大促銷投入,就使得農戶選擇平臺融資的可能性增加。而當農產品產出風險及促銷成本增加時,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會隨之減少,此時農戶選擇銀行融資的可能性會增加。

  命題 7 表明只有當銀行貸款利率較低且平臺促銷成本系數較高時,平臺在銀行融資下能夠獲得更大的收入,否則,在平臺融資下收入更高。其原因是當銀行貸款利率較低時,農戶生產投入量會增加,平臺由此可以獲得更多的傭金收入,而當平臺促銷成本系數較高時,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雖然增加了融資收入,但會承擔更多的促銷成本,此時,銀行融資模式下平臺獲得收入會高于平臺融資下能獲得的收入。

  5.2 Nash 博弈下不同融資模式的比較

  命題 8 表明供應鏈成員最優決策以及農戶利潤的比較僅受兩種融資模式下貸款利率的影響。其原因是在 Nash 博弈下供應鏈成員都是在考慮自身期望收入最大值的情況,同時做出決策。對農戶而言,兩種融資模式的差別僅在于不同融資渠道有不同貸款利息,因此當兩種貸款利率相同時,農戶期望利潤相同。但是對平臺而言,其期望利潤會由于平臺融資模式下貸款收入的存在而有所不同。

  命題 9 表明只有當市場規模較小,銀行貸款利率較低時,平臺在銀行融資下才會獲得更多的利潤。否則,平臺在平臺融資模式下會獲得更多的利潤。其原因是市場規模較小時,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獲得的融資收入抵不過其促銷投入的成本,且銀行貸款利率較低,農戶在銀行融資模式下生產意愿更高,生產投入量會增加,平臺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傭金收入。因此,在市場規模較小且銀行貸款利率較低時,平臺會更青睞于農戶選擇銀行融資。

  5.3 不同博弈下的比較分析

  命題 10 表明與 Nash 博弈下相比,無論是銀行融資還是平臺融資,Stackelberg 博弈下的供應鏈成員最優決策和利潤都更高。其原因是在 Stackelberg 博弈下,平臺作為領導者,會根據農戶的反應改變其促銷投入,農戶在知道平臺促銷努力水平后會增加生產投入。

  6 數值分析

  為了直觀展示相關參數對電商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成員最優決策和利潤的影響,本節將進行數值分析加以驗證。參考陶毅等和 Lu 等,本文假設,結合模型可行性條件,其余參數取值為。分析對應參數時,其余參數從上述數值中取值。

  6.1 生產成本對最優決策和利潤的影響

  隨單位農產品生產投入成本上升,農戶決策的生產投入量和農戶期望利潤會一直減少,銀行融資模式下平臺的期望利潤也會隨之一直減少;但是在平臺融資模式中,兩種博弈下的平臺利潤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而平臺決策的促銷投入量在不同的博弈和融資模式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趨勢。

  可知當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較低時,平臺融資模式下的平臺利潤更高;而當單位農產品生產投入成本達到一定水平后,銀行融資模式下的平臺利潤更高。其原因是生產成本較低時,農戶的生產意愿高,生產投入量較多,平臺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可以獲得較高的貸款利息收入。但是當生產成本較高時,Stackelberg 博弈下農戶的生產投入量受到抑制,平臺在平臺融資模式下增加的促銷投入成本超過其增加的傭金和貸款利息收入。但是由于此時平臺貸款利率高于銀行貸款利率,Nash 博弈下農戶在平臺融資模式下的生產投入量會減少,平臺增加的貸款利息收入抵不過傭金收入的減少。因此在兩種博弈下,當生產成本較高時,平臺都更傾向于農戶選擇銀行融資。

  6.2 產出風險對最優決策和利潤的影響

  隨農產品產出風險增加,供應鏈成員的決策變量及期望利潤都會隨之減少。在 Stackelberg 博弈下,銀行貸款利率小于平臺貸款利率時,若農產品產出風險較小,則平臺融資模式下農戶的生產投入量和利潤更高;若農產品產出風險較大,則銀行融資模式下農戶的生產投入量和利潤更高。

  其原因是產出風險增加時,農戶生產意愿將會降低,生產投入量減少從而產出減少,導致農戶期望利潤的降低,而平臺的促銷投入水平也會隨之降低,平臺貸款收入和傭金收入都減少。因此,農戶期望利潤和平臺期望利潤都會隨農產品產出風險的增加而減少。兩種融資模式下的貸款利率固定,隨農產品產出風險增加,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會減少更多,農戶在產出風險達到一定水平時選擇銀行融資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

  6.3 傭金比例對最優決策和利潤的影響

  但 Nash 博弈下的平臺促銷投入會隨傭金比例的上升先增加再減少。其原因是 Stackelberg 博弈下,平臺做決策時會考慮到農戶的生產投入量,為提高農戶生產積極性,平臺會一直增加促銷投入。但在 Nash 博弈下,農戶無法事先知道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當傭金比例較低時,平臺會增加促銷投入以獲得更高的傭金收入,而當傭金比例較高時,農戶的生產投入量會大幅減少,導致傭金收入減少,此時為了減少成本,平臺也會降低促銷投入。

  隨平臺傭金比例上升,農戶的生產投入量及期望利潤都會減少;平臺的期望利潤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且傭金比例較低時,平臺融資模式下的平臺利潤會更高,而當傭金比例較高時,銀行融資模式下的平臺利潤會更高。其原因是當傭金比例上升,農戶的生產意愿會降低,減少生產投入,導致其利潤減少;當傭金比例較低時,適當增加傭金比例可以使平臺獲得更高的傭金收入。而當傭金比例較高時,農戶生產的生產投入量會大幅減少,平臺的傭金收入和融資收入均會減少,此時平臺的收入會隨傭金比例的增加而減少。此外傭金比例較低時,貸款利息收入使得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利潤更高,但是隨傭金比例上升,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將會面臨貸款利息收入和傭金收入均降低,銀行融資模式下平臺利潤漲幅高于平臺融資,因此當傭金比例較高時銀行融資模式對平臺而言更有利。

  7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考慮了由資金約束農戶和電商平臺組成的兩級農產品供應鏈,農戶面臨產出風險?;阢y行融資和平臺融資,本文探究了不同博弈下農戶和平臺的最優決策和利潤。

  研究發現:

  1) 當農戶和平臺之間進行 Stackelberg 博弈時,平臺融資模式下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更大,且隨產出風險增大,兩種融資模式下平臺的促銷努力水平差距會逐漸縮小。其次,農戶的融資策略受到貸款利率、產出風險及促銷成本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只有滿足一定條件時,農戶才會選擇銀行融資模式;平臺的融資策略主要受到貸款利率和平臺促銷成本系數的影響,只有當銀行貸款利率較低且平臺促銷成本系數較高時,平臺才會選擇銀行融資。

  2) 當農戶和平臺之間進行 Nash 博弈時,農戶會選擇貸款利率較低的融資模式;平臺的融資策略主要受到貸款利率和市場規模的影響,只有當市場規模較小且銀行貸款利率較低時,平臺才會選擇銀行融資。

  3) 不同博弈下平臺的最優促銷投入量隨貸款利率、生產成本以及傭金比例的變化不盡相同;與 Nash 博弈相比,Stackelberg 博弈下的供應鏈成員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

  本文研究成果對實踐啟示如下:1) 電商平臺擴寬了農戶的融資和銷售渠道,在一定條件下平臺融資對農戶和平臺都更有利。電子商務企業應積極響應 “互聯網 + 農業” 號召,發揮平臺優勢,推動平臺與農戶實現 “雙贏”。2) 電商平臺應及時關注市場動向,在做促銷決策時應當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當農戶無法有效受到促銷激勵時,平臺可以適當減少促銷投入。3) 實際生產中由于信息不對稱,農戶在決策生產投入量之前往往不了解平臺的促銷決策,因此電商平臺應積極向農戶公開農產品的促銷計劃,這樣供應鏈成員均可以從中獲利。

  本文探討了電商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的生產和融資策略,為企業科學地制定生產和融資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但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本文僅考慮了產出風險,尚未考慮需求風險,也未考慮農戶的風險規避特性。該類問題可以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繼續探索。

袁孝勇;馬茹鈺,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2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