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學報雜志介紹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ISSN 1007-9432,CN14-1220/N,由原《太原工業大學學報》與《山西礦業學院學報》合并而成),是太原理工大學主辦的,以材料、化學化工、采礦、地質、機械、電氣、信息、計算機、環工、土木等學科為主的綜合類學術期刊。
該刊創辦于1957年,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太原理工大學學報》辦刊宗旨為“創精品期刊,促學術交流”,服務對象是高等院校教師、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博士研究生,主要刊載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型學術論文。近年來,刊物的學術水平和編輯質量不斷提高,其影響和聲譽與日俱增。先后獲得中國新聞出版總署雙效期刊(中國期刊方陣)獎、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教育部科技司頒發的“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及“優秀編輯質量獎”等獎項,并連續十五年被評為山西省一級期刊。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綜合科技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學技術社數據庫(JST)以及國內的《中國物理文摘》、《中國礦業文摘》、《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等20多家重要檢索刊物或數據庫長期收錄。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雜志欄目
特約來稿、綜述、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土木工程·建筑、機械工程·電氣與動力工程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20082011201420172020太原理工大學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應具有創新性的學術觀點、研究方法、數據和結論;對于綜述型的論文,要求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科帶頭人撰寫,能反映該學科領域最新的學術動態;收稿以國家級、省級以及橫向科研基金資助項目所產出的研究性論文為主。
2.來稿務必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文字精練、數據可靠,篇幅(包含圖和表)一般以8 000-12 000字為宜。
3.論文基本要素務必齊全,包括中英文題名、全部作者姓名(投稿后第一作者不可變更)、作者工作單位(投稿后第一作者的第一單位不可變更)、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等;獲得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電子郵件地址;文后參考文獻盡量為近5年來公開發表或可公開查詢檢索的、且在文中標出引用之處的專著、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報告、國家標準、專利、網絡文獻等,按文中引用順序編碼,引用中文期刊參考文獻須有英文對照。具體格式請參考本刊網站已發表文獻。
4.來稿全部執行“三審”制,從投稿到發表的時間大約需要6-8個月,在此期間稿件狀態可登錄本刊投稿系統查詢。本刊網站已開通網絡首發功能,對具有較高原創性的優秀論文實行網絡首發,以縮短發表時滯。本刊將學術水平作為稿件錄用的唯一標準,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
5.本刊已被國內外20余家權威數據庫或文摘雜志列為固定收錄刊源,或摘要轉載,或全文上網,或全文實行數字出版。作者來稿時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同意這些有利于擴大本刊(本文)影響、有利于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的舉措。
6.來稿一經采用,依照《著作權法》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性修改、刪節。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著作權法》另有規定者除外),文責由作者自負。來稿發表后,按字數向作者支付稿酬,并贈送樣刊。
7.來稿如不符合本刊要求,本刊將作退稿或退修處理。如稿件在2個月內未接到本刊任何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如有任何疑問,可電話咨詢。
8.圖表編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圖表標號依次排列,如表1、表2、表3,圖1、圖2、圖3,圖中的各部分中文或數字標示應置于圖標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