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介紹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前身為1975年石河子農學院編輯出版的《兵農科技》(油印本),1976年更名為《科技通訊》(鉛印本)。后在出版《科技通訊》40期的基礎上,于1983年創刊編輯出版了《石河子農學院學報》。1985年獲得ISSN中國國家中心分配的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0-2855,1997年5月變更為ISSN 1007-7383。
1986年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進行了期刊登記,獲準編輯出版,批號新字第872號,1988年變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期刊登記證第872號。
1986年獲取美國國際CODEN中心分配的國際期刊刊名CODEN代碼:SNOXEQ,1997年變更為SXZKFB
1994年1月獲批《石河子農學院學報》國內統一刊號CN 65-1161/S,國科通[1994]5號文,季刊,80頁。
1997年1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出版局批準,《石河子農學院學報》更名為《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國科發信字[1997]019號文),國內統一刊號變更為CN 65-1174/S,2000年變更為CN 65-5009/N,2007年變更為CN 65-1174/N。
期間,1983年和1987年為年刊,1984-1986年、1988-1989年為半年刊,1990-1991年每年3期,1992年改為季刊。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批準,2001年學報頁碼增至94頁,2004年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2005年頁碼由92頁增至132頁。
二、基本現況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石河子大學主管、主辦的綜合性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本刊的辦刊宗旨是:立足本校,面向國內外,注重學術性,及時報道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教學、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發展服務。現設有研究前沿、化工·材料·食品、機械·電氣工程、農業·林業、畜牧·獸醫、水利·建筑工程、生物·環境、醫學·藥學、計算機技術·信息工程、數學·物理10個欄目。
本刊已入編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連續榮獲“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等稱號。目前被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知網、萬方、維普等各大數據庫全文收錄。
本刊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132頁,逢雙月25日出版,發行、交流覆蓋全國98個省市圖書館、多所高校、圖書館及科研院所。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欄目
化工·材料·食品、機械·電氣工程、農學·植物保護、畜牧·獸醫、水利·建筑工程、園藝·林學、生物·環境、醫學·藥學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72020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文章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
2.直接引文之注釋不加引領字“參見”,間接引文之注釋應加引領詞“參見”;如顯示其他支持性文獻,用“另參見”為引領詞。對立性文獻,則加說明性字句,諸如“不同的見解,請參見”之類。
3.文稿應寫明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個人簡介,所在單位、省市地名及郵政編碼。注明聯系電話、E-mail。
4.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5.正文按“前言、資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的順序書寫,為一級標題;以下各級小標題按照:一、(一)、1.安排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