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時代雜志介紹
開放時代雜志社是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直屬單位,負責《開放時代》雜志的編輯出版,策劃編輯有關編(譯)作品、工具書等工作。
《開放時代》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由開放時代雜志社編輯出版。1982年創(chuàng)刊,原名《廣州研究》,1989年改名為《開放時代》,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目前被列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權威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出版刊號:ISSN1004-2938、CN44-1034/C。郵發(fā)代號:46-169。
辦刊宗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突出理論前沿和實踐前沿,倡導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和學術創(chuàng)新,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服務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開放時代》突出兩個前沿(理論前沿、實踐前沿),堅持“以學術關懷社會”的理念,倡導更加現實、專業(yè)的學風。主要欄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專題、人文天地、法學與政治、經濟社會、傳播與網絡、“他者的世界”、批評、閱讀。
歷經多年努力,《開放時代》奠定國內一流學術思想刊物地位,擁有由國內外優(yōu)秀學者組成的學術委員和審稿人隊伍,在國內社會科學期刊中率先推行雙向匿名評審制度。
2024年度,《開放時代》繼續(xù)列入最新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AMI權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最受歡迎期刊”。
從2004年起,開放時代雜志社每年舉辦開放時代論壇,至今已有二十二屆。從2015年起,共舉辦開放時代工作坊12次。雜志社還挑選部分優(yōu)秀論文,每年在海外出版發(fā)行《開放時代》英文精選版一冊,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
社 長:殷 俊
特約主編:吳重慶
執(zhí)行主編:吳 銘
開放時代雜志欄目
經濟社會、人文天地、“他者的世界”、法學與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專題:建黨百年、專題:脫貧攻堅親歷性研究、閱讀、專題二:社會科學本土化、同鄉(xiāng)同業(yè)之六、同鄉(xiāng)同業(yè)之五
開放時代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2022開放時代雜志投稿要求
1.文題應做到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不能使用籠統的、泛指性很強的詞語,避免使用簡稱,縮寫,化學結構式,藥品商品名等不規(guī)范的詞語,盡量不設副標題。
2.注釋對正文特定內容的解釋與說明,以及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和“轉引自”等類文獻的著錄,用圈碼標引,在頁下注文。
3.參考文獻: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句末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4.摘要: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300字。
5.本刊強調論文的原創(chuàng)性,嚴格遵守著作權法,提倡健康優(yōu)良的學術風氣,堅決杜絕剽竊抄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