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物工程雜志介紹
基本概況
《化學與生物工程》(Chemistry & Bioengineering),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創刊于1984年,由原《湖北化工》于2003年更名而來,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武漢工程大學、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湖北省化學研究院、湖北省化學工業研究設計院共同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化學化工、生物化工領域的專業技術類期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42-1710/TQ,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2-5425,國內郵發代號38-356,國外發行代號BM1811,廣告發布登記編號:鄂廣登準字(2019)420000002。
辦刊宗旨
堅持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控學術質量,推動學術創新,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特色鮮明的一流科研成果交流平臺,服務行業發展,推動化學化工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報道范圍
主要報道化學化工、生物化工、生物工程、醫藥化工、生態化工、化工環保等領域科技成果與技術進展。重點刊載化學合成新工藝、生物化工合成(發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催化劑、清潔化工技術等方面的科研論文。
主要欄目
綜述專論、科學研究、開發應用、分析檢測等。
編委會、理事會
編委會由3位院士、25位國家級“四青人才”及16位資深專家組成,理事會由省內高等院校化學化工學院(系)、大中型企業等31家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組成,對提高期刊學術水平和辦刊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要收錄
連續入選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以來)、連續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2009年以來);入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重要數據庫收錄。穩居化學工程學科影響力指數學科排序Q1區,各項評價指標位居前列。
主辦會議
為進一步提高期刊的知名度,有效團結化學化工、生物化工專家群體,聚集并吸引一批引領學科發展方向的優質稿源,促進期刊更好地服務化學化工科技工作者。2015年起,《化學與生物工程》編輯部連續舉辦了8屆“湖北省化學化工青年科學家論壇”,邀請到化學化工行業內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青、國家優青等60余位及150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到會作學術報告,來自湖北省2000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到會交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27項、編印論文(摘要)集6本、出版論文專輯2本,評選“優秀論文(摘要)”48篇、“優秀青年報告”40個。論壇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等有關部門、與會代表的高度認可和贊揚,先后受到《中國化工報》、新浪財經、湖北教育新聞網、中化新網等重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現已成為湖北省化學化工行業規格較高、影響力較大的學術交流平臺,在傳播科學技術、推動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較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榮譽獎項
多次榮獲國家、省市、行業協會、學會及有關部門表彰。2015年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評為第八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報刊”一等獎;2012年、2016年、2023年被評為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創新源泉工程”優秀科技期刊;2015年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和武漢白鰭豚保護基金會“科普宣傳先進集體”;2017年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評為“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信息機構”;2015年、2019年、2024年被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評為“學術活動先進單位”;2020 年、2023年入選“全國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強榜”;2021年被評為“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十三五’先進信息單位”,主辦的“湖北省化學化工青年科學家論壇”榮獲“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十三五’優秀信息成果”三等獎;2024年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先進集體。
化學與生物工程雜志欄目
綜述專論、科學研究、開發應用、分析測試、信息集錦
化學與生物工程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內容摘要、3-8關鍵詞。
2.參考文獻確系親自閱讀,核對無誤,并提供摘要便于核對。
3.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范。
4.獲得各項課題資助的來稿將優先發表(需要在稿件首頁注明)。
5.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