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口腔醫學雜志介紹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學主辦的口腔醫學專業性學術期刊。1983年8月創刊,國內統一刊號CN 51-1169/R,ISSN 1000-1182,郵發代號62-162。其主要任務是報道我國口腔醫學工作者在防病治病、科學研究等工作中取得的經驗、科研成果、技術革新、學術動態等。報道形式包括專家論壇、基礎研究、臨床研究、病例報告、方法介紹等欄目,可供從事口腔醫學及相關學科的臨床醫務人員、科研、情報人員及口腔醫學專業的在校學生閱讀。每期約20萬字,A4開本。本刊為開放獲取(Open Access)期刊,實行雙盲審稿。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1~2017年的復合影響因子連續7年位居國內口腔科學類期刊第一名(《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版)第一版至第十版收錄為核心期刊,屬于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被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醫學索引(IM)、MEDLINE數據庫、PubMed Central數據庫、Scopus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ULRICH’S(烏里希期刊指南)、EBSCO數據庫收錄;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等收錄。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1992年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5年獲四川省十佳期刊稱號;1997年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0年獲四川省第二屆優秀期刊一等獎;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行列;2003年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2004年獲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2005年獲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獲教育部首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07年獲第一屆四川出版期刊獎一等獎;2008年教育部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教育部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稱號、“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全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期刊、教育部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2009年獲第二屆四川出版期刊獎一等獎、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2010年獲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11年網站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2012年獲第四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13年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2014年獲中國高校醫學期刊最佳實踐獎、第五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第3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5年獲中國醫藥衛生媒體最佳實踐創新獎、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第三屆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獎;2016年獲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2017年獲第四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2018年獲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2019年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2020年獲第5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2021年獲首屆西牛獎之十佳精品中文期刊和十佳新媒體平臺;2022年獲四川期刊年度優秀策劃、第二屆西牛獎精品中文科技期刊和優秀創新平臺、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建設示范案例杰出科技期刊;2023年獲第6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建設示范案例庫優秀團隊、第三屆西牛計劃之優秀編輯團隊。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項目。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欄目
專家論壇、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專欄論著、病例報告、方法介紹、綜述、專論、消息等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華西口腔醫學雜志投稿要求
1.正文標題層次分級:一般不超過4級。
2.本刊審稿期限為三個月,自稿件投遞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收到回復者,可自行處理。
3.注釋一律采用當頁腳注,每頁單獨編號,注釋號碼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等表示。
4.正文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一般不超過20個字。
5.結論之后,應有致謝部分,對國家科學基金、資助者或支持者、提供指導和幫助者、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