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工程雜志介紹
《航天器工程》期刊于1992年由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創(chuàng)辦,2006年10月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復公開發(fā)行,2007年開始公開發(fā)行,雙月刊。
本刊目前是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期刊主要以航天器工程技術與經驗交流為主,具有鮮明的工程特色,區(qū)別于“學報”的純學術屬性。
《航天器工程》期刊嚴格保密審查,未通過保密審查的文章不予以刊登。
經過十幾年的辦刊歷程,本期刊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成為反映中國空間技術發(fā)展的代表性期刊之一。
近年來,在本刊發(fā)表過文章的航天及相關業(yè)界旗幟性領軍人物主要有:
欒恩杰:時任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前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國家航天局局長,院士;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袁家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
歐陽自遠:嫦娥一號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院士;
葉培建:嫦娥一號衛(wèi)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院士;
孫來燕:時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
葉叔華:著名天文學家,院士,上海市科協(xié)主席,前上海天文臺臺長;
楊保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
于登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國家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
尚 志:神舟飛船總指揮;
戚發(fā)軔:院士,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兼總指揮;
范本堯:院士,中國導航衛(wèi)星工程首席專家;
王家勝:中星20號衛(wèi)星、中繼衛(wèi)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
黃江川:嫦娥二號衛(wèi)星總設計師;
...
航天器工程雜志欄目
研究與設計、發(fā)展戰(zhàn)略與情報研究、測試與試驗、衛(wèi)星應用、航天短訊及其他
航天器工程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航天器工程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2.題名: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可使用副標題。
3.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4.注釋均采用當頁腳注連排,標號為①、②、③……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職務、學位、專業(yè)研究方向、聯(lián)系電話、郵箱及論文屬項目、資金來源(應注明項目的名稱和項目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