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青年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為制定精準的健康促進教育政策、提高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提供依據。方法:從海軍官兵健康素養監測數據庫中隨機提取青年海軍官兵(年齡 18 - 45 歲)的數據,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民族、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是否獨生子女、戶籍類型)、健康自評狀況(好、一般、差)和健康素養水平 [通過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2018)調查獲得],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探討青年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結果: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健康自評狀況均為青年海軍官兵總體健康素養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均 P<0.05),其中女性、年齡為 25 - 45 歲、漢族、已婚、受教育程度為大學專科及以上、健康自評結果為 “好” 是健康素養水平的保護因素(均 P<0.05) 。結論:應全面加強青年海軍官兵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特別是針對未婚青年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群,提高健康教育的可及性,不斷提升海軍官兵的健康素養水平。
">時間:
引言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養水平指具備基本健康素養者在總調查人群中的占比,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與民眾健康水平的綜合指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公告顯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逐年上升,但多項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受地區、城鄉、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一些不利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健康素養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海軍是保衛國家海洋權益的重要力量,提高官兵健康素養水平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既往文獻報道顯示,因人口學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軍人健康素養水平存在顯著差異。本研究旨在明確青年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為制定精準的健康促進教育政策、提高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提供依據。
1 資料和方法
1.1 數據來源:從海軍官兵健康素養監測數據庫中隨機抽取年齡 18 - 45 歲海軍官兵的資料,提取數據包括:(1) 一般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民族、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是否獨生子女、戶籍類型,并計算 BMI;(2) 健康自評狀況:通過調查獲得,分為好、一般、差 3 種情況;(3) 健康素養水平:采用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2018)調查海軍官兵的健康素養水平,個人問卷得分達到問卷總分的 80% 及以上者可視作具備足夠的健康素養。總體健康素養水平指具備健康素養的人在監測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1.2 統計學處理:應用 R 4.3.1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人數和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通過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探討影響青年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的因素。檢驗水準 (α) 為 0.05。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所調查的青年海軍官兵年齡為 (25.71±4.21) 歲,其中 18 - 24 歲者占 48.62%,25 - 35 歲者占 48.32%,36 - 45 歲者占 3.06%;BMI 過輕 (<18.5kg/m²) 者占 1.36%,正常 (18.5 - 23.9kg/m²) 者占 64.54%,超重 (24.0 - 28.0kg/m²) 者占 32.00%,肥胖 (>28kg/m²) 者占 2.11%;93.24% 為漢族,6.76% 為少數民族;75.10% 未婚,24.90% 已婚;受教育程度為高中及以下者占 31.03%,大學專科者占 50.26%,大學本科者占 17.74%,碩士及以上者占 0.97%;獨生子女者占 37.96%,非獨生子女者占 62.04%;農村戶籍者占 72.01%,城鎮戶籍者占 27.99%;健康自評狀況為 “好” 者占 80.09%,“一般” 者占 16.86%,“差” 者占 3.05%。
2.2 青年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所調查的青年海軍官兵總體健康素養水平為 30.02%。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是否獨生子女、戶籍類型、健康自評狀況對總體健康素養水平均有影響 (均 P<0.05),表現為女性健康素養水平高于男性,年齡越大健康素養水平越高,漢族人群健康素養水平高于少數民族人群,已婚者健康素養水平高于未婚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養水平越高,獨生子女健康素養水平高于非獨生子女,城鎮戶籍者健康素養水平高于農村戶籍者,健康自評結果越好者其健康素養水平越高。
以是否具備總體健康素養水平為因變量,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是否獨生子女、戶籍類型、健康自評狀況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健康自評狀況均為青年海軍官兵總體健康素養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 (均 P<0.05),其中女性、年齡為 25 - 45 歲、漢族、已婚、受教育程度為大學專科及以上、健康自評結果為 “好” 是健康素養水平的保護因素。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民族、婚姻狀況、健康自評狀況是青年海軍官兵總體健康素養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
性別差異在健康素養上的體現可能與不同性別的心理特征及健康需求有關。女性健康訴求持續增強,對健康的關注涵蓋多方面,且女性獲取健康信息的主動性更高,擁有良好健康行為習慣的概率也更高。
多項研究顯示,45 歲以下人群健康素養水平呈現隨年齡增長而提升的特點,本研究結果與此一致。年齡差異在健康素養上的體現可能與健康知識的積累和健康意識的差異有關。在青年海軍官兵健康意識水平處于較高階段時,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樹立 “個人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意識。
既往研究顯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健康素養水平越高。這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個體越傾向于主動獲取健康信息,其健康認知更充分,理解健康知識能力更強。這提示提升青年海軍官兵受教育程度可能是增強其健康素養的有效途徑,同時針對低文化層次官兵進行健康教育時,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方式。
在婚姻狀況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已婚青年海軍官兵健康素養水平高于未婚者。婚姻狀況對健康素養的影響可能受到其他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深入探討。
有實證研究表明,健康自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個體的健康狀況。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自評狀況對青年海軍官兵的健康素養水平有顯著影響,健康自評結果越好,健康素養水平越高。這表明健康自評較差的個體其健康狀況可能存在一定問題,且健康素養水平也可能較低,應對此類人群的健康素養、健康行為加以重視。
綜上所述,對青年海軍官兵的健康教育需針對薄弱環節,關注重點人群如未婚青年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官兵,因人施教,注重技能提升與不良行為改變,開展多元化教育,以全面提升官兵健康素養水平。
何潤嫻;紀 暉;陸文杰;譚 婧;劉 旭,上海理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衛生勤務學系衛生勤務學教研室;海軍后勤部直屬保障大隊;中國人民解放軍 91550 部隊醫院,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