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介紹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廣西師范大學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期刊,ISSN 1001-6600,CN 45-1067/N,CODEN GSDXEA,創刊于1957年,1989年始在國際公開發行,1992年改為季刊,2020年改為雙月刊,刊發國內外自然科學學術理論及應用研究成果的論文,涉及計算機、數學、物理、化學化工、生命科學、體育等學科領域。讀者對象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師、研究生和自然科學研究人員等。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我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教育部和廣西地方優秀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獲得省級和國家級獎勵,其中2次獲得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2004年被確定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2020、2023年連續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版;2005年、2008年連續獲評第五、第六屆“廣西十佳科技期刊”;2009年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2010年獲第3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13年獲“高校學科建設貢獻獎”、“首屆中國高校民族類期刊優秀科技期刊”和“廣西期刊政府獎提名獎”;2015—2018年榮獲“廣西十佳科技期刊” “第八屆廣西優秀期刊” “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等獎項。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始終堅持上檔次、高品位的辦刊方向,發表了大量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每年刊發學術論文約120篇,幾乎全部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973”計劃、攀登計劃等基金資助的課題組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來自國外實驗室。刊發的論文全部被國內各權威文摘報刊和數據庫收錄,部分被國外權威數據庫收錄和轉載。我刊已進入的國際檢索系統有:俄羅斯《文摘雜志》(AJ)、美國《數學評論》(MR)、德國《數學文摘》(ZM)、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動物學記錄》(ZR)、美國《化學文摘》(CA)、波蘭《哥白尼索引》(IC)和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特約編委有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沈允剛院士,中國科學院李家明院士,中國科學院鄭志明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陳關榮教授。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欄目
CCIR2020、基礎學科研究、教學研究、應用學科研究、博士論壇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82011201420172020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題名。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且利于網絡檢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和代號。
2.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3.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獻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應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第一次應使用全稱,第二次可使用簡稱。
4.如作者為多人,第一作者需注明的具體信息同上,其他作者,請注明供職單位、職務、職稱等信息。
5.稿件要求:稿件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練、可讀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