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評論雜志介紹
《法學評論》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武漢大學法學院具體承辦的綜合性法學理論雙月刊。《法學評論》的前身是1980年創辦的內刊《法學研究資料》,1983年經國務院文化部批準,正式更名為《法學評論》,并面向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法學評論》由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長期從事國家法制建設領導工作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同志題寫刊名。
《法學評論》創刊至今,始終堅持“為了繁榮我國法學理論,貫徹黨的宣傳教育方針,促進與提高法學理論研究水平,以指導我國的立法與司法實踐”的宗旨,為提升中國法學研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而不懈努力。《法學評論》致力于服務法治建設、服務法學研究,注重研究和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前沿的、重大的法律理論和實踐問題。例如,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及時地開辟了WTO法專欄。又如,在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法治建設任務越來越重的形勢下,開辟了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法治專欄。再如,結合我國體育法治的發展需要,開辟了體育法專欄。目前,該刊辟有評論•專論•爭鳴、國際法與區際法、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法治、民商法論壇、立法研究、法史園地、體育法、國外法制、法律實務等欄目。
《法學評論》屬于我國重要的法學理論刊物,并在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法學評論》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湖北省優秀精品期刊。近年來,《法學評論》獲得了一系列的學術出版獎項。2006年獲湖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第五屆湖北優秀期刊獎”;2008年獲湖北省新聞出版局、湖北省期刊協會頒發的“第六屆湖北優秀期刊獎”;2010年獲湖北省新聞出版局、湖北省期刊協會頒發的“第七屆湖北優秀期刊獎”中的“人文社科優秀精品期刊獎”;2011年《法學評論》有6篇文章的作者和編者分別獲湖北省委宣傳部頒發的“湖北省社科期刊第十二屆(2007—2008)專題優秀作品”作者獎和編者獎;2012年獲湖北省新聞出版局、湖北省期刊協會頒發的“優秀精品期刊獎”和“特色欄目獎”。
武漢大學作為《法學評論》主辦單位具有較好的社科研究基礎和較強的學術研究隊伍。《法學評論》先后曾由我國著名國際法專家韓德培教授、刑法專家馬克昌教授、國際私法專家黃進教授和肖永平教授擔任主編,現任主編為著名憲法學專家秦前紅教授。同時,《法學評論》擁有一支政治意識強、法學業務精的編輯隊伍,從事法學各個學科科研的教師占編輯總數的90%。
法學評論雜志欄目
評論、專論、爭鳴、國際法論壇、外國法制、法律實務、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法治、立法研究、法史研究、WTO法專欄
法學評論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1999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2022法學評論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注釋應采用腳注形式,連續編號,注釋序號置于標點符號之后。
2.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和刪節。
3.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不超過20字為宜。
4.文章注釋為尾注,格式為“作者(編者、譯者)+著作名稱+出版單位+出版年份+頁碼”,按①②③依次標注。
5.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本刊所有論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是濃縮論文的獨立短文,反映主要論點、創造性內容,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