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雜志介紹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前身為《地下空間》雜志,是原重慶建筑工程學院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下空間研究中心于1981年進行國際合作時創刊。1986年,由建設部轉報,經國家科委批準后公開發行。2004年7月,接科技部(國科財函[2004]12號)的通知,《地下空間》雜志獲準更名為《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正式以新刊名《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開始發刊,刊期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和重慶大學共同主辦,重慶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承辦。經過編輯部同仁的多年努力,在同類期刊中產生較大影響。現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期刊網”、“維普數據期刊網”、“新華網 學術中國-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已成功入選“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荷蘭 Scopus數據庫”等。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作為我國在地下空間開發和利用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最早的學術刊物,編輯部一直嚴把質量關,論文的平均被引率一直居全國土木類期刊的前列,自創刊以來,就一直受到我國該領域專家學者的青睞。它不僅宣傳我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方面的科技成就,而且還介紹了發達國家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狀況,為我國在地下空間開發和利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城市紛紛上馬或規劃地鐵、輕軌、地下商場等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相信在有關領導、廣大專家學者和各界朋友的關心和支持下,《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作為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領域重要的學術和技術交流平臺一定會越辦越好。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雜志欄目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理論與試驗研究、設計、施工、監測、防災與環境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論文作者保證該論文的署名權無爭議。若發生署名權爭議問題,一切責任由論文作者承擔。
2.稿件需是本人獨創。如為多人合作作品,須征得本文全體作者同意,并注明全體作者姓名。因稿件著作權所引發的糾紛,由作者自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3.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
4.篇名要簡明、具體、確切,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且應避免使用縮略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5.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需表明引文具體出處,可在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參考文獻格式請參照《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