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介紹
一、沿革
《敦煌研究》是敦煌研究院的院刊,創辦于二十世紀八十年初,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試刊第一期和第二期,1983年出版創刊號。1986年作為季刊定期發行,2002年改為雙月刊發行。 至2023年底為止,本刊出版正刊202期,特刊8期,共發表敦煌學相關的各類文章四千一百余篇,內容涉及到敦煌學的所有專業,除了對敦煌學領域,還對中國佛教考古、美術史研究、歷史研究、古代漢語、古代民俗學、古代科技、音樂舞蹈研究、文物保護研究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辦刊宗旨
《敦煌研究》立足敦煌,面向世界,以促進世界范圍內的敦煌學發展為宗旨,站在敦煌學及相關學科的前沿,本著百家爭鳴的精神,刊發國內外敦煌學及相關學科研究的新成果、新資料、新信息。
三、主要欄目
【石窟考古與藝術】以敦煌石窟為主兼及中外石窟考古與藝術方面的研究成果。
【敦煌文獻】以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文獻為主兼及絲綢之路沿線發掘的文獻資料的研究成果。
【敦煌史地】敦煌地區以及絲綢之路沿線歷史、地理研究成果。
【敦煌語言文學】有關敦煌文獻中語言學問題的研究成果。
【簡牘研究】有關簡牘研究的新成果。
此外本刊還會根據來稿情況增設 《敦煌學史》《敦煌民族與宗教》《敦煌民俗》《敦煌樂舞》《敦煌書法》《古代科技》等欄目,即時反映不同領域研究的新成果。
四、獲獎
1990年,《敦煌研究》榮獲甘肅省優秀社科期刊獎。
1994年,《敦煌研究》在甘肅省首屆社科期刊評級中被評為“甘肅省一級期刊”。
1995年,《敦煌研究》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評選的“全國優秀社科學術理論期刊獎”。
1997年,《敦煌研究》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定為“1998-1999年度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同年榮獲首屆“中國期刊獎”。
1999年,《敦煌研究》被甘肅省新聞出版局評為“甘肅省一級名牌期刊”。
1999年,《敦煌研究》再度榮獲“全國優秀社科期刊獎”。
1999年,《敦煌研究》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首屆“中國期刊獎”,并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2002年,《敦煌研究》進入中國期刊方陣“高知名度高學術水平”的“雙高”期刊之列。
2005年,《敦煌研究》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
2007年,《敦煌研究》被北方十省新聞出版局評選為“第二屆北方十佳期刊獎”。
2008年,《敦煌研究》被甘肅省新聞出版局評為“甘肅省品牌期刊”。
2012年,《敦煌研究》成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2013年,《敦煌研究》入選“2013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5年,《敦煌研究》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選為“中國百強報刊”。
2015年,《敦煌研究》入選為“2015年度中文期刊最受海外機構歡迎50強”。
2015年,《敦煌研究》入選為“2015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6年,《敦煌研究》被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評為2016“中國最美期刊”。
2016年,《敦煌研究》被甘肅省出版協會評為“首屆甘肅省十佳社科期刊”。
2018年,《敦煌研究》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第三屆“全國百強報刊”。
2019年 , 《敦煌研究》入選中國期刊協會舉辦的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2020年,《敦煌研究》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
2021年,《敦煌研究》入選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版(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9版)。
2021年,《敦煌研究》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 。
2021年,《敦煌研究》入選“2021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21年,《敦煌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2016—2020年最受歡迎期刊”。
2021年,《敦煌研究》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21—2022)。
2021年,《敦煌研究》榮獲中國期刊協會首屆“方正電子”杯中國期刊設計藝術周 封面設計優秀作品獎、版式設計優秀作品獎。
2021年,《敦煌研究》入選中國期刊協會舉辦的“2021中國精品期刊展” 。
敦煌研究欄目
石窟考古與藝術、敦煌文獻、敦煌史地、敦煌語言文學、簡牘研究敦煌研究投稿要求
1.來稿一般不超過15000字符、圖片15幅(特殊約稿除外),并提供中英文題目、內容摘要(200字以內)和3—5個關鍵詞。文字一律用現行規范簡化字,如因研究需要用繁體、異體、俗體字者,請標注清楚;特殊字形者,請另紙描繪。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出生年月、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務、學位、研究方向)、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電子信箱。
2.引文核對準確。補充說明的注釋一律用頁下注;引文出處和參考文獻一律用文末注。引用圖書資料,請詳注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頁碼;期刊請詳注作者、文章標題、刊物名、年度、刊期、頁碼;報紙請詳注作者、文章標題、報紙名、日期、版次。
3.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論文,請注明該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4.外文譯稿應提供原作復印件,以便核對。同時,必須有原作者同意將原作譯為中文在我刊發表的授權書,并提供原作者簡介及詳細通訊地址。
5.文章所用圖片請注明繪圖者、攝影者,如引自其他書刊,請詳細注明其來源。如因作者標注不明而引起版權糾紛,責任由作者自行負責。圖片資料要求清晰,請保證圖片分辨率達到300×300DPI以上,標明圖片名稱、出處、時代等,請用電子信箱或光盤發送。
6.本刊尊重作者的學術觀點,但根據編輯出版的需要,本刊編輯可能會對原稿進行文字上的刪改,若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時說明。
7.如來稿有一稿多投或抄襲、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的現象,一經發現確認,本刊將不再刊用其所投稿件,如已經造成不良后果者,我們將在本刊進行公示并通知作者單位,由此引起的一切責任由作者自負。
8.凡書評、會議綜述,由本刊編輯部根據需要特別約稿,不接受自由投稿。
9.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在6個月內將給予采用、修改或退稿通知,6個月未收到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10.凡向本刊所投稿件,一經錄用,即視為將該論文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利在全世界范圍內授權給本刊。本刊已加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同時通過互聯網進行網絡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務,稿件一經刊用,將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權使用報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盤版和網絡版各種使用方式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