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SCI論文百科 瀏覽次數:
sci論文發表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很多作者對sci投稿的投稿注意事項并不了解,sci論文順利發表要經過定稿-選刊-投稿-審核-通過/返修-支付費用-定版-排版校對-上線-數據庫檢索等流程,每個環節中都有要注意的細節,下面是具體的介紹:
一、定稿
要注意論文的質量,尤其是語言邏輯要通訊,必要時可以找專業人員進行潤色,字符和查重也要符合要求,字數格式在期刊的官網都有相關的說明,至于查重率,每本期刊要求不同,從10%到30%都有,有的期刊審核的時候會查重,有的則文責自負(后期數據庫抽查,一旦不合格作者自己負責)。
二、選刊
1、清楚發表需求
尤其是評職稱、評獎學金、保研等發表論文,一定要提前了解學校、單位對期刊的具體要求,如期刊等級、收錄數據庫、分區、影響因子等。
2、避免選擇預警期刊
SCI期刊目前有特刊、套刊、增刊等,一定要了解情況,另外選擇期刊時,避免被中科院預警、On hold、被鎮壓或被剔除的期刊。
3、按需匹配期刊
根據作者研究方向、發表需求、錄用時間匹配合適期刊,想省時省力的話,可以找個靠譜的平臺進行匹配,提高投稿效率的同時,還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三、準備投稿材料
確定SCI期刊后,需要準備投稿材料。通常需要準備的投稿材料包括論文正文、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圖表、附加材料等。其中,摘要和關鍵詞需要寫英文版本。
四、提交稿件
投稿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官網投稿,二是郵箱投稿,但目前大部分的SCI期刊都是通過官網投稿,根據投稿系統的提示依次上傳資料,并完成投稿。
五、文章送審
文章投稿后,等待期刊編輯對稿件進行審核。期刊編輯審稿主要分為兩步:首先是初審,主要是檢查論文內容是否符合SCI期刊的刊登規范和要求;如初審通過,就會進入復審階段。復審階段需要仔細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創新性、實用性、語言表達等方面。修改后的稿件需要重新提交到期刊編輯處,進行繼續審稿。
六、錄用或拒稿
經過完整的審稿流程后,期刊編輯對稿件的審稿結果反饋給作者,有錄用和拒稿兩種情況。如稿件被錄用,期刊將通知作者繳納出版費用并進行排版印刷等后續工作。如稿件被拒稿,作者可以參考編輯的審稿意見修改后,另選他刊投稿。
上述就是閥門類論文投稿sci雜志的注意事項,可見整個流程中,作者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只有把控住細節,才能提升投稿錄用率,縮短發表時間。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