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ei發表指南 瀏覽次數:
參加學術會議是常見的一種學術交流方式,國內國際都會定期舉辦一些學術會議,吸引各界學術人員進行參加,參會人員也可以安排自己的論文,含金量高的論文也可能被EI數據庫收錄,下面學術顧問具體分享參加學術會議的渠道有哪些?
渠道一、獲取資訊
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的資訊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關注各大高校、研究基地、期刊等的官方賬號發布相關會議信息,而且也可以關注一些傳播學術類的微信公眾號,在提供會議信息的基礎上也會發布一些會議論文發表的相關知識,幫助發表論文作者解答疑惑,還有一些公眾號聚合能力是比較強的,涵蓋學科范圍較廣,學術人員可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延伸知識閱讀:哪些學術會議論文被EI檢索?
渠道二、通過第三方平臺
學術會議交流平臺還是很多的,一些第三方學術交流平臺會公布學術會議的相關知識,附上相應的論文投稿信息,包括字數、格式、投稿方式、截止日期等信息,和投期刊論文不同的是,很多學術會議是可以投摘要或者長摘要,等投稿錄用之后再補充全文的,這就給投稿爭取了更多的時間。
渠道三、作為觀眾、志愿者、組織者參會
作為觀眾、志愿者、組織者身份參加學術會議,也是一種有效的渠道,增加了自己的學術經歷,對發表學術會議論文也是提供了靈感。
作為觀眾參會。隨著線上、線下結合辦會的形式越來越流行,一般學術會議都允許觀眾進行旁聽,而且學術交流人員甚至會高強度跟蹤學術會議,并將相關錄屏共享出來,大家可以了解會議的相關信息。
作為志愿者參會。大家所在的學院或多或少都會參與到一些論壇的承辦中,這個時候報名志愿者也不失為一個理想的選擇,這樣積累了學習的經歷,也深度參與到了學術的生產和交流之中,對自己當下或者后期發表論文是很有幫助的。
作為組織者參會。高校、教育單位的學術會議論壇往往是有學院研究生會,或者是其他部門主辦的,學院教師、優秀學生都是可以參加的,參與主辦的組織人員往往都是骨干,參與了整個會議的各個環節,對會議流程就比較了解了,也可以認識一些學術大牛,學術新星,積累相關的經驗。
上述就是參加學術會議的渠道,參加學術會議是提升自己學術水平的有效途徑,后期發表會議論文也是很有保障的,更多詳情歡迎咨詢在線學術顧問,給您提供專業的論文發表指導。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